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2:19:52
可以立案的情况包括:
根据报案人递交的已有材料,可以说明案件确实属于犯罪,且犯罪嫌疑人存在危害性的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等。
某些行为虽然违法,但其严重程度可能不足以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不予立案。
各个机关都要各施其职,不是所有事情都由警察处理。例如,单位拖欠员工工资虽然违反《劳动法》,但归劳动部门管理,因此公安机关无法立案。
司法机关在审查控告、检举、自首等来源材料后,确认存在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客观上存在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且依法需要追究时,才有必要立案。
例如,逃税案达到一定金额或情节时,税务机关应将其移送给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或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令免除刑罚、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被告人死亡等情况,不应立案。
总结来说,立案需要同时满足犯罪事实成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管辖范围等条件,并且需要排除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具体立案条件可能因案件类型和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取准确信息。
澎湃新闻 “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并在网络公布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被“开盒”者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如电话、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轰炸”。近
严格保护 平等保护 预防保护 协同保护检察音符在涉外知产保护一线澎湃跃动在北京,建筑风格各异的使馆汇聚、跨国公司总部林立、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聚集,无不彰显着这座千年都城的独特韵律。当前,“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程度加深,对涉外检察工作尤其是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5年
法院执行工作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昨天(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去年失信名单人数十年来首次下降。最高法介绍,2024年执行整体工作历史性地实现了“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修复人次
2024年,韶关市委政法委统筹市县两级政法单位,深入推进政法惠民十件实事,收到了较好成效。1.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深化推进“打、防、管、治、建、宣”,不断强化预警劝阻,全力拓宽宣传方式,重拳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2024年,全市核破电诈及关联犯罪案件2808起,紧急预警劝阻20.5万人,拦截群众被
来源:【新华法治】2024年,江苏省江阴市获批承担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江阴市司法局、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江苏省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畅通维权渠道,努力推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切实提升全市知识产权领域行政裁决效能。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