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54:00
清明追思,家国永念。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用生命和无畏捍卫民族尊严。他们中有许多人牺牲后连一张照片或者衣物都没有留下。
在安徽芜湖,有一群“红色青春守护人”,他们用手中的画笔,从家属的记忆中“打捞”时光,还原烈士面貌,让家属和烈士实现跨时空“团聚”。清明前夕,记者跟随志愿者,见证了“烈士”回家的场景。
这位老人名叫胡立群,他的父亲张来保烈士参加上甘岭战役牺牲时,只有21岁,因此4岁的胡立群被过继给了自己的舅舅张来保。他对父亲张来保的记忆,多来自长辈的描述。如今他已年近八旬,胡立群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再见“父亲”的模样。
张来保烈士儿子 胡立群:希望现在能有一幅他的画像。
为了帮助老人完成心愿,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联系到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志愿者团队。
南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俞永刚:我们南陵县的烈士总共有600多位,其中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就有200多位。为烈士画像就是要让我们英烈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从面部轮廓到睫毛、耳朵特点,志愿者们仔细询问着,手中的画笔逐渐勾勒出张来保烈士的基本轮廓。
胡立群的心愿,也是这群学生志愿者的心愿。烈士的画像是严肃还是微笑,长衫还是短衫,徽章什么样式,回校后志愿者们一遍遍翻阅史料,对画像的细节反复讨论。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 马宝军:就想凭借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为烈士画像,帮助家属实现心愿,我觉得做这样一件事非常有意义。
夜色如墨,而这间“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灯火通明。在志愿者们的笔触下,张来保烈士的形象,在画纸上渐渐清晰。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 袁瑾:昨天胡立群爷爷跟我们说,张来宝烈士眉毛很浓,是一个很有精气神的人,很聪明,所以我们把他的眼睛画得很透亮。
在胡立群老人家里,张来保烈士的外甥女也特意赶了过来。
张来保烈士外甥女 张士兰:感谢你们把我舅舅送“回家”,我的愿望实现了。
张来保烈士的画像被胡立群老人放在家中柜子的最上面,老人说,那个位置一直空着,在等待父亲“回家”。
张来保烈士儿子 胡立群:今年我要上坟的话,我会把画像捧去,跟我爷爷奶奶说一声,他终于回来了。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这两天,全国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众多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相关展品展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地下一层第七部分展厅,陈列了众多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相关的展品。馆内还首次展
8月9日,在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内,一场充满爱与关怀的暖心救助悄然上演,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游客的旅途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当日,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公园的小径上,游客们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森林的美景。突然,一阵孩子的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一名小女孩在奔跑时不慎摔倒,膝盖和手掌擦破
作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应对资源约束的重要手段,科技正是支撑农业现代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农业大省,“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安徽粮食总产量达836.9亿斤,同比增长0.8%;油料产量189.5万吨,同比增长0.3%;蔬菜
7月23日,南方+记者从江门市公安局获悉,日前,台山市台城街道有一老人不慎落水,当地公安民警不顾河水暴涨,跳入河中进行营救。老人最终顺利脱险。据悉,21日12时许,台山市公安局南门派出所接到群众紧急报警,称一名老人在台城街道南门桥附近失足跌入河中,情况危急。接报后,南门派出所民警谭少帆、谭俊豪,辅警
本报讯(记者 韩睿)7月11日,天朗美域社区,一场因家庭琐事引发的风波在社区网格员和民警的及时干预下得以平息。八旬老人郭大娘被儿子推出家门,经调解后儿子深感懊悔,承诺善待母亲。 当日上午,新兰路78号院3号楼居民向社区网格员崔永凤反映,该楼栋的郭大娘被其子连人带轮椅推出了家门,崔永凤立即联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