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12:00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李宏
春风吹开了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满山满坡的牡丹花,也拂开了牡丹村村民黄清位刻满岁月年轮的笑脸。
“最近天气好,花开得艳,拍出来的照片很漂亮!”黄清位站在浸润在花香中的院子里,热情地向一拨刚到的客人介绍。
极目远眺,东晋画家顾恺之到访过的恺之峰被牡丹花海环抱。悠然的乡野美景让人卸下了疲惫,沉醉在这缤纷世界里。
凭借两千多年种植牡丹的历史底蕴,垫江自2000年便开始连年举办牡丹文化节,又在2018年以国家4A级标准升级打造恺之峰旅游区。仅在2024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当地就吸引国内外游客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9亿元。
“村子里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几十年都靠卖药用牡丹皮为生。这些年,大家又吃上了旅游饭。”黄清位说,自家去年仅销售牡丹皮就收入6万多元。景区的火热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他和乡亲们还为上门的游客提供盆栽售卖、农家餐饮等服务。
为了让牡丹种植带动更多村民增收,牡丹村成立了常年为景区提供种植、管理人手的劳务公司。公司帮助村民们灵活安排就近务工,村民每年的劳务总收入超过100万元。
那边太平镇的牡丹开得正盛,这边曹回镇近6000亩的芍药花田中,乡亲们也将迎来新一年的收成。
“花越早些开、越早上市就越能卖个好价钱。”正在花田里除草管护的村民彭克成直起腰杆,喜滋滋地说,“去年我们的芍药在网上最贵卖到8块钱一支嘞!”
曹回镇种植芍药的历史有300多年了。“从来都是将芍药根卖给药材商,从来没有想到芍药花也能卖钱。”种植大户彭克成说。2017年,有一个药材商告诉彭克成,现在芍药花在鲜花市场上很受欢迎,垫江的“芍源红”花冠大、花形好、颜色鲜艳,可以试试卖鲜切花。
如今的曹回镇,曾经的撂荒地和边坡地,满眼都是正在散枝发叶的芍药。每年4月,鲜切花、芍药根、芍药种苗轮换着采收和销售,平均每亩至少有1万元的收益。
“光靠农户自个儿,这‘花经济’可做不大。于是我们就发展起‘科研院校+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一手搞研发,一手做产业。”曹回镇镇长刘勇介绍。
现在,垫江县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院所合作建起了垫江芍药科技小院,通过科研攻关不断改良芍药品种,对芍药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同时也指导花农精细化种植和管理。“芍药产业越做越大,村集体越来越强,乡亲们的生活也像花儿一样越来越红火了!”刘勇说。
来源:光明日报
医保报销、租房合同、就业求职、人际关系等,都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一项调查显示,89.27%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生活类常识课程。 现实中,不少学校推出了法律通识课、理财课、健康素养课等生活类常识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常识,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为未来的
7月1日清晨,在河北涿州北拒马河畔,随着首辆汽车驶过崭新的腾飞大街北延跨北拒马河大桥,这座现代化交通枢纽正式建成通车,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着纵深推进。当日,涿州市同步举办“庆七一·感党恩”健康跑活动,千余名市民用奔跑的方式,共同见证这座地标性工程投入使用。作为涿州“东拓北延”战略的核心工程,腾飞大街北
盛夏的牙克石,一场花海的浪漫邂逅正在上演。眼下,牙克石万亩芍药花海进入最佳观赏期,粉白相间的芍药花竞相绽放,正以最绚丽的姿态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赏花游客。从牙克石市区驱车,沿光明路向北9公里,一路途径小孤山、莫拐大桥、大龙门等地点,行驶约30分钟便可抵达赏花基地。今年夏天,在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的第三生
在我的骨子里,中国戏剧一直都是我的第一情结,那是改变不了的事情。从小时起,我就爱看戏,这成了我的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父母帮我养成的。最早去剧院看戏,大约在我三岁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剧场看她演戏。因为我太小了,她就在舞台最靠台前的厚厚的幕布边角安排了一个小椅子,让我坐在上面看舞台上发生的故事,在我坐下
近日,一网民在直播平台语音连线时“炫富”,自称其父母是中国东方航空(以下简称东航)招飞办负责人,东航招飞时曾为他破例,他考试过了但没去。该男子在直播连线中提到,其父母曾是东航招飞办负责人,他是“飞二代”。当年曾参加东航招飞考试,通过后没去,东航曾在招聘中为其破了例。该男子自称,东航90%的飞行员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