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12:00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李宏
春风吹开了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满山满坡的牡丹花,也拂开了牡丹村村民黄清位刻满岁月年轮的笑脸。
“最近天气好,花开得艳,拍出来的照片很漂亮!”黄清位站在浸润在花香中的院子里,热情地向一拨刚到的客人介绍。
极目远眺,东晋画家顾恺之到访过的恺之峰被牡丹花海环抱。悠然的乡野美景让人卸下了疲惫,沉醉在这缤纷世界里。
凭借两千多年种植牡丹的历史底蕴,垫江自2000年便开始连年举办牡丹文化节,又在2018年以国家4A级标准升级打造恺之峰旅游区。仅在2024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当地就吸引国内外游客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9亿元。
“村子里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几十年都靠卖药用牡丹皮为生。这些年,大家又吃上了旅游饭。”黄清位说,自家去年仅销售牡丹皮就收入6万多元。景区的火热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他和乡亲们还为上门的游客提供盆栽售卖、农家餐饮等服务。
为了让牡丹种植带动更多村民增收,牡丹村成立了常年为景区提供种植、管理人手的劳务公司。公司帮助村民们灵活安排就近务工,村民每年的劳务总收入超过100万元。
那边太平镇的牡丹开得正盛,这边曹回镇近6000亩的芍药花田中,乡亲们也将迎来新一年的收成。
“花越早些开、越早上市就越能卖个好价钱。”正在花田里除草管护的村民彭克成直起腰杆,喜滋滋地说,“去年我们的芍药在网上最贵卖到8块钱一支嘞!”
曹回镇种植芍药的历史有300多年了。“从来都是将芍药根卖给药材商,从来没有想到芍药花也能卖钱。”种植大户彭克成说。2017年,有一个药材商告诉彭克成,现在芍药花在鲜花市场上很受欢迎,垫江的“芍源红”花冠大、花形好、颜色鲜艳,可以试试卖鲜切花。
如今的曹回镇,曾经的撂荒地和边坡地,满眼都是正在散枝发叶的芍药。每年4月,鲜切花、芍药根、芍药种苗轮换着采收和销售,平均每亩至少有1万元的收益。
“光靠农户自个儿,这‘花经济’可做不大。于是我们就发展起‘科研院校+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一手搞研发,一手做产业。”曹回镇镇长刘勇介绍。
现在,垫江县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院所合作建起了垫江芍药科技小院,通过科研攻关不断改良芍药品种,对芍药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同时也指导花农精细化种植和管理。“芍药产业越做越大,村集体越来越强,乡亲们的生活也像花儿一样越来越红火了!”刘勇说。
来源:光明日报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日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这种体长仅
【短评】作者:陈海波西部地区要改变面貌,离不开优质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算优质?除了优质的教室、优质的教学设备外,更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但能因材施教、授人知识,还要启人心智、在学子们心中播撒理想的种子、育出宏阔大我的格局。这一点,林文婕显然做到了。她为什么能做到?关键在于她有一颗
“呼叫81192,请你立即返航!”24年前的今天,33岁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为保卫祖国领空遭美机撞机被迫跳伞坠海。24年,我们从未忘记!24年,我们仍在呼唤英雄返航!24年,从未忘记!每到清明节前夕,在浙江杭州安贤陵园王伟的雕像前都会摆满鲜花、照片,各式各样的战机和航母模型,承载着大家对英雄的敬意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李宏春风吹开了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满山满坡的牡丹花,也拂开了牡丹村村民黄清位刻满岁月年轮的笑脸。“最近天气好,花开得艳,拍出来的照片很漂亮!”黄清位站在浸润在花香中的院子里,热情地向一拨刚到的客人介绍。极目远眺,东晋画家顾恺之到访过的恺之峰被牡丹花海环抱。悠然的乡野美景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通讯员 宋慧娴镌刻红色记忆,不忘热血荣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3月28日,由郑州烈士陵园策划布展的《烽火印记——河南抗战史实展》在中原英烈纪念馆拉开序幕,来自大中小学校、机关单位、企业、部队的参观群体共同缅怀舍身报国的抗战英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