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1:57:00
4月10日-11日,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4月11日,记者跟随由300多位业内人士组成的调研团,来到广州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超级新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沉浸式感受“超级大冰箱”冷链一区建设现场。
调研团来到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冷链一区,总建筑面积23.87万㎡、库内总面积20万㎡,让其有“超级大冰箱”之称。冷链仓的全温区设置,更能满足不同类型冷冻货物需求,从-65℃的超低温区到0℃-5℃高温冷藏区温度,无论是雪糕、冻肉还是蔬果、药品,甚至是有特殊存放要求的三文鱼都能找到合适的储存温度。
在中建三局承建的冷链一区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现场4栋高层冷库已经封顶。一套“快速化、品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融合建造体系,为项目建设保质提速。“依托融合建造体系,冷链中心项目快速组织资源进场,实现快速履约,仅用时100天,便完成1号冷库主体结构封顶,较传统工期缩短30%。”中建三局项目经理李铁柱介绍。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正确佩戴好安全劳保用品。”一只机器狗吸引了调研团的注意力,只见它背着一个循环播放安全提示的喇叭,作出抬腿、晃身、点头的动作,憨态可掬的同时科技范十足。“我们通过设定路线,让机器狗在施工现场全场‘巡逻’,播放安全语提醒施工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常规的劝导既需要投入人力,大家可能也听得疲劳。这种形式会让工人们觉得新奇有趣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冷链一区项目大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智慧化手段。在智慧工地大屏上,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技术管理情况清晰呈现。现场实测数据显示,超高大体积混凝土框架柱垂直度合格率达95.6%,抹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突破99.6%,品质管控标准超行业平均水平。
项目创新打造的“数字孪生工厂”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提升了施工控制精度和质量水平,测量机器人正在进行地面测量、定位,地面整平机器人和抹平机器人以2mm的精度开展混凝土找平作业、提高施工效率15%,自动焊接机器人可实现±0.1mm精度24小时连续作业。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工程建造的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在建设领域的培育发展。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东部枢纽在建项目是片区一跨境电商一期干仓和片区三冷链一区。冷链一区将在今年10月底建成。库容60万平方米的电商转运中心将在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集疏运道路网将于今年全部完成,B型保税区前期工作抓紧推进。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张娅凡、周旭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 张宇
编者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
身披正义铠甲,守护纯真童年。在广州,“清风侠”早已成为“护苗”行动的鲜活符号。今年以来,广州市以“清风侠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为核心抓手,联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出书展互动、短视频传播、创作征集、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活动,将“护苗”理念延伸至校园、社区、文化场所等城市各个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乔雪峰)在原木色系的禅房中,一群老人正在打太极;不远处茶室里几个老大爷悠闲地聊着天;歌舞室内,一位银发奶奶正在专注地练习发声;在家里的李阿姨也通过线上课程每天打卡学习,让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教育及银发经济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
8月23日,动听(上海)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官方情况通报:各位亲爱的歌迷、媒体朋友们:8月23日晚“动听音乐超级Live演唱会·西宁站”演出进行中,歌手杨宗纬先生于舞台上意外跌落,事发瞬间,我们现场医疗团队与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现场医疗团队迅速进行初步救治,并通过急救通道将杨案纬先生送往最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郑青亭 摄近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在北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投资已超过250亿美元,为巴基斯坦夯实发展基础、加速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他表示,希望两国携手打造走廊“升级版”,将商业合作拓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