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0:04: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焦德芳 记者 陈欣然)在人体这个庞大的生命王国里,有一群“捣蛋鬼”——恶性肿瘤细胞,它们不仅会抢夺正常细胞的营养,还会制造有害环境破坏人体健康。近日,天津大学叶升教授团队成功破解了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生存密码,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恶性肿瘤细胞有个特殊的生存本领:当遇到缺氧环境时,它们会像发酵面团一样快速产生乳酸。更狡猾的是,它们还能通过一种叫MCT1的“运输工”把乳酸运送到周围环境中,既给自己清理了“垃圾”,又制造出有毒环境阻挡免疫细胞的攻击。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意识到,如果能破坏MCT1的运输能力,就能有效打击癌细胞。
天津大学叶升教授团队从2020年开始,就像“侦探”一样层层揭开MCT蛋白家族的秘密。他们用超级显微镜观察发现,这类运输蛋白工作时需要两个搭档手拉手合作。2022年,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帮助MCT1在细胞表面“安家”的关键助手蛋白。但要彻底搞清这些“运输工”如何运送乳酸,就需要捕捉到它们不断变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经过持续攻关,研究团队终于在今年3月揭开了谜底。他们发现MCT1运输乳酸需要完成一套精密的“质子泵”动作:首先通过特定的氨基酸捕捉质子,像拧开瓶盖一样打开运输通道;接着乳酸分子像坐滑梯一样进入指定位置;最后通过电荷变化将乳酸弹射出去。这个过程需要多个关键位点的精密配合,就像一场编排完美的分子舞蹈。基于这些发现,科学家们从传统中药材中筛选出一种名为“水飞蓟素”的天然化合物。实验室测试显示,这种物质能像钥匙卡住锁眼一样精准阻断MCT1的工作,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目前该成果已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
“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癌细胞的生命活动,也为开发副作用更小的靶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叶升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药物设计,争取早日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焦德芳 陈欣然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来源:新华社
信创海河实验室作为OpenAtom openKylin(简称“openKylin”)社区的特别捐赠单位,深度参与了openKylin开源社区建设,并负责了RISC-V技术和发展方面的工作。近期,在“2025中国RISC-V生态大会”和“第十二届开源操作系统年度技术会议(OS2ATC)”上,基础软件团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4月1日下午,“费新乾《深城纪》:城市里的锦绣抒情”分享会在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三楼深圳书房举行。诗人费新乾结合其诗集《深城纪》的创作经历,分享了萃取“深圳味”、提炼深圳意象、发挥想象力等创作手法。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美天悦读读书会协办。《
在白鹅潭这片焕新的经济圈背后,一场“创新驱动”的变电站“变装”正在进行——220千伏花地变电站GIS改造工程以“无感停电作业”的硬核技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能源基座。从设备焕新到风险防控,从民生保障到政企协同,广州供电局以“一度电也不耽误”的担当,诠释着“老城市新活力”的实践答卷。老站新生:驱
4月1日,奥特曼(Sam Altman)发文表示,团队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大模型(奥特曼使用了更加严谨的open-weight一词,也就是与DeepSeek等相同的开放权重模型)。这将是继ChatGPT-2之后OpenAI的首款开源模型。 奥特曼还指出,这款开源模型具备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