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1:59:00
新华社尼亚美4月8日电 通讯|跨越撒哈拉沙漠的医者仁心——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健 司源
3月的一个清晨,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5岁半的男孩哈马在家人陪伴下来到中国援建的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复诊。三年前的一场意外让他左腿股骨下段严重骨折,溃烂的创面反复感染,导致腿长缩短约10厘米,无法站立行走,经历9次手术仍未能痊愈,当地医生曾断言“只能截肢”。
在取得病人家属信任后,第24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农建部提出引进骨搬运技术对其治疗,并克服重重困难从国内获得一套外固定支架。在中尼两国医生的密切协作下,手术成功实现了骨折端的复位与固定。
术后百日复诊时,哈马已经可以蹒跚行走,双腿恢复等长,骨折愈合良好。他的家人含泪紧握医生的手说:“感谢中国医生,是中国技术保住了孩子的未来。”
由广西派出的援外中国医疗队用近半个世纪的坚守,在这个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筑起健康长城。创伤骨科、心血管内科、脊柱外科、中医诊疗中心等多科室,以及十余个现代化手术室见证着中尼医者携手创造的奇迹。
在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中国医疗队见证了许多危急时刻。2024年12月16日夜间,一名尼日尔女性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生命垂危之际,副主任医师王舟和护士文丽娜迅速穿戴好手术服,快步奔向手术室。在无影灯下,王舟熟练操作导管,试图定位患者堵塞的冠状动脉。由于患者血管病变复杂,导管推进异常困难,每一次尝试都像在黑暗中摸索,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最终,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支架成功植入病变部位,患者生命体征终于平稳,整个手术室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穿过连廊,艾草香气引领记者来到中医诊疗中心。36岁的塞迪正在接受针灸治疗,银针扎在他的手脚上。“中国医生用几根银针就治好了困扰我数周的面瘫。”他指着墙上的经络图说,“上周做了三次针灸,这些神秘的小银针就让我的右眼闭合自如了。”
据中医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庆武介绍,中心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已接诊3000余人,目前可提供针灸、拔罐、刮痧、推拿以及中药颗粒剂等诊疗服务,并从去年开始将近百种中药颗粒剂以小袋分装,方便患者携带和服用。
在脊柱外科,中国医疗队副主任医师李小峰回忆起刚到尼日尔接手的第一个高难度手术。这是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去年因颈肩部疼痛入院检查出颈椎管内肿瘤。然而,由于当地医院缺乏相应医疗设备和技术,当地医护人员对于完成手术没有太多信心。
“我在做这场手术之前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手术风险很高,本地医院的医疗条件也不够理想。”李小峰坦言。最终,在与队里医生和国内专家反复沟通后,李小峰制订了非常完善的术前计划。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成功摘除了位于患者颈4-5椎管内的髓外硬膜内肿瘤。“手术过程就像在沙暴中穿针引线,但看到患者康复后,所有艰辛都值了。”
2016年8月,中国援建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在尼亚美落成,总占地面积16公顷,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是尼日尔乃至西非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谈起中国医疗队,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院长马马内·达乌教授赞不绝口:“尼日尔与中国在医疗领域的合作极为成功,这是一项长期、真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我有幸与两支中国医疗队共事,分别是第23批和目前的第24批,无论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还是对当地居民的无私帮助,他们都值得我们高度赞扬。”
他说,中国医疗队不仅派来了优秀的医护人员,还送来许多珍贵的医药器械和耗材,现在连马里、布基纳法索的患者都慕名而来。“从1976年到今天,我们医疗队先后派出了751人,为当地近百万患者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每个康复的患者,都是中非友谊的新坐标。”(完)
4月13日,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的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开幕。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携“嫦娥五号”月壤样本、“蛟龙”号体验舱等顶尖科技成果亮相,并通过大量互动装置和数字化科技、AI技术等让展品“活起来”、
中新网4月13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3日17时13分在鄂霍次克海(北纬48.60度,东经149.95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360千米。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
【V观财报|中国人保:一季度净利润预增30%-50%】中国人保公告,经初步测算,预计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52亿元到134.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6.89亿元到44.82亿元,同比增长30%到50%。(中新经纬APP)
国家副主席韩正13日在海南海口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当日上午,韩正和有关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出席启动仪式。10时40分许,韩正宣布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活动主宾国代表、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斯洛伐克
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3日讯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但至今病因仍不明确,也没有根治方法。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提醒,了解帕金森病科学预防三部曲,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减少患病风险和延缓疾病发展至关重要。市疾控中心专家田诗雨介绍,科学防治帕金森病,首先要穿好“防护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