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此为准)当“清明雨”遇上“赛博风” 深圳人这样寄相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4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张雪阳 文/图

当“清明雨”遇上“赛博风”,今年清明祭扫与往年很不同。从空中智慧护航,到助力长者登高设备,从免费代祭扫服务,到饱含寓意习俗的传承......深圳将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融入传统祭扫活动,打造了一场既传承文化又彰显现代文明的清明新风尚。

“空中交警”——疏通祭扫道路

交通指挥无人机凭借灵活的身姿,穿梭于城市的上空,如同敏锐的“空中交警”。它以精准的视角,对路面状况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拥堵路段,并进行远程疏导,让车辆有序通行,大大提升了祭扫路上的通行效率 ,让市民的出行更加顺畅。

“钢铁守护者”——助长者登高祭扫

在深圳南山报恩福地、聚仙居墓园,有一群特殊的“钢铁守护者”——长者行走助力机器人。在登高祭扫时穿戴该设备,可有效减轻长者腿部负担,助力长者轻松行走,守护每一份虔诚心意。

免费代祭扫——跨越山海寄深情

今年清明期间,深圳部分墓园(如龙岗吉田墓园)推出免费代祭扫服务,替无法抵达现场祭扫的市民向逝者献一束鲜花,诉一份思念,让思念跨越山海,遥寄深情。

分食乳猪——传递安健祈愿

在广东,清明用烤乳猪祭祀,有着“红皮赤壮”的美好寓意,承载着祖先保佑子孙身体强壮安健的祈愿。祭扫仪式结束后,大家围聚在一起,将祭祀用的乳猪分而食之。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传承,更是情感的纽带。它将家族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烟火气中,延续着对先辈的追思和对传统的坚守。

在深圳,科技的温度,不在于改变思念的形状,也不在于抛弃传统习俗,而是让每份心意都能妥帖安放,让缅怀先人的情感,在岁月中生生不息。风梳细柳裁春色,雨润层林染翠微。在传统与时代元素的结合碰撞中,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牵挂,正与草木一同生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