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7:15:00    

发布聚青就业创业“28条”、出台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更好推动产才“双向奔赴”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

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招聘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的侯麟拖着行李箱奔走于各个招聘企业展位间。“早上从日照赶过来,下了火车就直奔这。”侯麟告诉记者,面向海归人才的招聘会并不多,所以特意前来寻找机会。

令侯麟感到意外的是,他刚和企业HR谈完,随后就有人社专员拉侯麟进了青岛就业岗位推送群,“人社专员详细介绍了在青岛求职就业的人才政策,住房、就业补贴一目了然,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留在青岛的决心。”侯麟说。

今年以来,青岛聚焦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出台促进青年人才聚青就业创业28条举措,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持续提升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青年人才“引进来”也“留得住”。

聚焦重点产业靶向引才

前不久,在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国企人才招聘会现场,涵盖信息技术、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的近70家企业推出2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求职者。青岛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刘朝欢便是其中之一。

“我本身是学海洋相关专业的,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岗位。”在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等多家招聘企业摊位前徘徊的刘朝欢告诉记者,青岛海洋领域的优质企业多、未来发展前景好,所以他一直把青岛列为就业首选城市。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紧扣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聚青发展,是青岛招才引智的重要路径。

今年以来,青岛聚焦产业拉动,深挖岗位潜能,累计举办“千行万业系列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发布岗位28.5万个。其中,瞄准“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人才需求,开展“产培融合一链一招”等专项招聘会11场。

同时,搭建“青岗优聘”平台,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常态化征集遴选优质岗位,与国内头部人力资源机构合作加大优秀青年人才招引,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发布优质岗位1.7万个,推动产业企业引才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奔赴”。

大力开拓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同时,青岛还不断拓宽青年人才招引渠道,积极“走出去”,主动“请进来”,广揽城市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近日,长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应届毕业生钮华成功入职青岛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机械结构工程师。

“与青岛结缘,还是在长春大学举办的青岛专场招聘会上。这场招聘会,让我跟青岛企业有了‘近距离接触’,了解了青岛的人才政策,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钮华说。

钮华口中的“青岛专场”招聘会正是在长春大学举办的2025年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为精准招引产业所需人才,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面向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征集优质岗位,并根据人才紧缺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与高校优势学科进行匹配,联合企业“组团”进高校招聘。仅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和企业就赴长春、郑州、西安、武汉等8个城市的重点高校,举办17场“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累计组织用人单位90余家(次),发布岗位1万余个。

拥有广阔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青年人才,同样是青岛着力集聚、重点招引的宝贵资源。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吸引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地区)的260余所高校的560多名留学人才踊跃参与,招聘活动现场直播观看人次超9.21万。

不仅如此,青岛今年还进一步扩容“海外校园引才特派员”队伍,依托海外留学生的人脉网络与资源链接优势,让其当好政策宣讲员、海外引才协调员。截至目前,青岛海外校园引才特派员队伍已有150人,覆盖21个国家(地区)的90所高校。

做好“关键小事”暖心留才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引进来”只是第一步,“留下来”才是硬道理。

今年7月,“青岛市免租金住宿保障平台”正式上线,来青求职、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最长12个月的免租金住宿。目前已推出免租金住房1380间,房间统一配置了独立卫浴、空调、床上三件套等,可实现“拎包入住”。

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是青岛健全租购补一体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聚焦青年人才现实关切的“关键小事”,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21个部门出台进一步促进青年人才聚青就业创业“28条”,围绕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培训科研、住房安居、子女入学、交友婚恋、文旅消费等在青发展的现实需求,从政策制度层面健全保障体系,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支撑。

“手机点一点提交申请,两天就收到了住房补贴!”前不久在崂山区扎根的潍坊小伙武立新,很快就感受到了青岛人才“政策礼包”带来的惊喜。让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青年人才的“获得感”,青岛在部分区市率先推行青年人才安家补贴“即申即享”服务模式,政策兑付自申报到发放最快在1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截至今年6月底,共为3.1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住房补贴1.48亿元,为2200余名青年人才发放一次性安家费2.12亿元。

位于市北区劳动训练中心夜校的直播电商课上,临沂姑娘孙子涵学得格外认真。在这家夜校,她一口气报了3门课程,每天下班后就往夜校跑,“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充电站’了,学到真本领,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孙子涵告诉记者。

着眼青年人才提升技能,今年以来,青岛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技能培训,依托遍布城乡的400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打造“家门口”培训就业服务。精准聚焦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将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从92个扩充至135个,新增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等一批紧贴时代发展的新兴职业,并推出全链条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助力青年人才技能成才、技能就业。

除周到的政策保障外,青岛还主打“真情实感”的人才服务,今年以来整合政、校、企资源,开展“研学+青游记”“青年财金人才游学”等求职赋能活动,以“职业指导+职场体验+产才对接”的模式,让青年人才深度融入城市。

此外,创新“就业人才服务+节庆文旅IP”,通过在热门旅游景点建立“就享家”乐业流动服务站、人才大篷专区及“198大学生流动服务站”,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咨询等人才服务植入文旅“微场景”,今年以来累计推出各类人才服务活动255场,服务高校毕业生约1.5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青年人才对城市的好感度。

以诚引才、用爱留才,随着越来越多青年人才聚青就业创业,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梦想、收获幸福,一定会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