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9:40:00
原标题:坚守三线,铸造战机“中国心”
“从歼7到歼8,温俊峰院士把20年最美青春献给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用一生凝成了爱党爱国的精神丰碑。”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新明追思道。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温俊峰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烟台逝世,享年97岁。
温俊峰1929年4月20日出生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童年亲历战火,他从小立志为祖国强盛而奋斗。194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大学采矿系,半年后进入清华大学航空系。
求学期间,温俊峰得知志愿军入朝作战,空军缺少飞机,暗下决心要学好知识建设强大空军。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参与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建,领导筹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薄壳强度课题研究组,先后完成《三层圆柱壳超出弹性极限之稳定性》《喷气发动机壳体零件强度计算》《冲压发动机构造》等论著。
1967年,国家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在贵州建设生产歼击机和教练机的三线航空基地。“我没多想,就申请到贵州工作,因为在那里可以更好地释放我的光和热。”温俊峰生前这样提起自己人生中的重要选择。
初到贵州,温俊峰白天和众多建设者一起忙设计,晚上就到工地建宿舍、修马路、安设备。“大家争分夺秒地忙活着,真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温俊峰曾回忆,“后来厂房建好了,生产开始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来了,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在黔中大地的20载岁月里,温俊峰主持设计研制了涡喷7、涡喷13系列多种型别的发动机。这两个系列发动机是当时配装国内歼击机主战机种的动力装置,撑起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长空。
涡喷13发动机研制曾遇到艰难时刻——发动机在进行高空台模拟试验时,发生了“放炮”现象(即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类似鞭炮爆炸声)。外界纷纷质疑温俊峰,认为首批试制的涡喷13发动机无法上天。
面对巨大压力,温俊峰冷静分析原因,提出了“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多做试验”的科学验证方法。经研究,他发现“放炮”现象的原因并不是涡喷13的质量问题,试飞是绝对安全的。
首飞前,外界对他的质疑仍然没有消除。有人甚至说:“若首飞出现问题,温俊峰要坐牢!”但温俊峰相信研制团队科研试验结果与科学素养,毅然在20多份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当看到装着自己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的飞机一飞冲天,首飞成功,温俊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87年,温俊峰调到烟台大学任教,他始终不忘奋斗几十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兼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贵州航空发动机公司技术顾问等职务,持续参与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工作。
晚年,温俊峰牵挂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航发贵阳所”)的发展,90岁高龄的他亲笔写下“实事求是、试验验证、厂所结合、再创辉煌”的寄语,勉励新时代航发人突破研制瓶颈、攻克核心技术。
“温院士离开了我们,但他用毕生实践铸就的‘动力报国’信念将永远指引我们以核心技术突破扛起‘铸心’使命,在攀登航空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勇毅前行。”中国航发贵阳所专职型号总师黄维娜说。
中国航发贵阳所党委书记张金锋表示:“作为新时代航发人,我们将永远铭记温院士在贵州深山里的坚守,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新征程上续写‘中国心’的辉煌篇章!”
心随银翼破云去,志在青山铸剑芒。后继者将不忘使命,奋勇向前!(记者 孙 瑜)
(科技日报)
原标题:坚守三线,铸造战机“中国心”“从歼7到歼8,温俊峰院士把20年最美青春献给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用一生凝成了爱党爱国的精神丰碑。”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新明追思道。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温俊峰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烟台逝世,享年97岁。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4月24日,记者从飞猪平台获悉,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的机票、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50%,以贵州为长线游目的地的商品预订量增速领先全国。根据飞猪平台发布的《2025“五一”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机票预订量在去年“五一”强劲增长的基础上,同比上扬了约30%,贵州的机
4月24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贵州省知识产权、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专利转化运用。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继红答记者问。 旷光彪 摄在创新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上,构建“1+N”政策框架体
4月24日,无人驾驶公交车在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公交车站附近行驶。目前,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正在紧张试运营中,并将于近期在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区域开通运营。目前该条线路全程预计约5公里,设有4个站点,通车后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4月24日,参与体验活
19年寻遍全国,“棉花糖爸爸”找到女儿了4月14日,寻女19年的贵州纳雍县男子陈生梨确认,他接到贵州、云南两地警方的电话,告知其女儿陈杨梅已经找到,“收养她的家庭近期带她上户口的时候,采了血,这才‘比中’”。陈生梨说,警方向他透露,陈杨梅如今居住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当年,陈杨梅就是在该区失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