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02:00
来源:我的钢铁网
“金三”已经过去,国内冷、热轧卷板市场在传统需求旺季并未呈现出旺季特征,需求偏弱,交易平淡,价格震荡运行。贸易商普遍感到销售不畅,对后市基本持谨慎心态。3月28日,上海瑞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双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预计,后期冷、热轧卷板价格或以盘整运行为主。
李忠双介绍,3月末,上海地区的热轧卷板价格与前一周持平,冷轧卷板价格下跌20元/吨。从交易状况来看,由于需求释放缓慢,终端用户采购较为谨慎,基本以刚需为主,导致贸易商出货困难。有的钢贸商为求出货,选择接受客户议价,在钢材成交价上给予优惠,导致冷、热轧卷板价格“明跌+暗降”的现象较为普遍。
针对4月份冷、热轧卷板行情走势,李忠双预计,后期冷、热轧卷板市场或盘整运行,不排除有继续下跌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冷、热轧卷板市场供给压力依然较大。目前,钢铁企业有一定利润,生产积极性较高,产能释放加速,导致钢产量有所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81.9万吨,环比增长15%,环比由降转升;生铁日均产量达到238.6万吨,环比增长10.9%,环比由降转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13.2万吨,旬环比增长2.4%;生铁日均产量达到188.8万吨,旬环比增长3.6%;钢材日均产量达到200.7万吨,旬环比增长4.1%。3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16.6万吨,旬环比增长1.6%;生铁日均产量达到192.7万吨,旬环比增长2.1%;钢材日均产量达到211.2万吨,旬环比增长5.3%。从具体品种来看,今年前2个月,我国主流钢铁企业冷轧薄板产量达到762.1万吨,同比增长13.1%。
李忠双表示,随着近期钢铁企业复产增多,供给端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和钢协的数据都印证了当前国内钢材市场供给增多的事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包括冷、热轧卷板在内的钢材市场价格或震荡下行。”他预计。
二是冷、热轧卷板需求偏弱对价格造成抑制。虽然“金三”是传统需求旺季,但今年3月份市场走势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终端用户观望气氛浓重,市场交易氛围不佳。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内“钢需”强度将进一步减弱,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将下降3%。同时,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钢材出口将高位回落,预计出口量下降1000万吨。综合测算,预计今年粗钢内外需合计减少约4000万吨。李忠双据此预计,钢材需求较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后期钢材价格易跌难涨。
三是原燃料价格下跌导致刚性成本支撑减弱。近期,钢铁原燃料价格震荡下跌。3月14日,国内焦炭价格第11轮调降全面落地,降幅为50元/吨~55元/吨,从去年10月份至今,国内焦炭市场经历了11轮调降。河北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累计下跌超500元/吨,跌幅超30%,创下2017年以来的新低。3月末,国内焦煤市场价格下跌10元/吨~30元/吨;废钢价格下跌20元/吨~50元/吨;山东青岛港61.5%PB粉报价为763元/吨,下跌22元/吨。
李忠双分析道,原燃料价格下跌导致钢材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支撑钢材价格的动力也明显减弱。综合来看,短期内冷、热轧卷板价格大幅上涨的概率并不大。
中国棉花网专讯: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棉花进口量为6.11万吨,环比减少17.67%,同比下降82.24%,其中巴西棉进口2.19万吨,环比减少50.39%,美棉进口量1.78万吨,环比增长24.28%,占当月我国棉花进口量的29.20%。由于美国不断上调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2025
星星充电聚合功率池技术,重构充电场站的能效体系,实现兆瓦级功率无限扩展,引领充电行业革命性升级,以三大能力,解决充电场站面临的功率限制、升级成本高、部署困难等痛点,助力运营商降本增效,打造未来超充网络。异构并联组网:打破功率壁垒,灵活扩展,支持不同型号、不同功率设备自由组合,跨桩互联,轻松应对高峰充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12日,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2025年4月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47亿元,销售数量4.98万吨,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0.44%、2.15%,环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48%、-9.81%。其中,家禽饲养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13亿元,销售数量4.74万吨(
南都讯 记者 张小玲 通讯员 彭思梦 5月8日下午,“龙华‘青年+’,奋斗Young力量”龙华区2025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在深圳市龙华区青少年宫剧场顺利举行。深圳团市委书记胡火明,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区领导李友华出席,龙华区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优秀青年代表参加活动。在当
近期,多地再发网约车市场经营风险提示。例如,河南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5月9日表示,该中心再次梳理网约车经营中存在的各类主要风险,向广大从业人员和有意愿进入网约车市场的经营者发出经营风险提示。郑州市(主城区)现有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39家,发放网约车运输证约3.5万本,注册在岗驾驶员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