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7:05:00
“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主题社教活动现场。 张昊宇 摄
年年清明春草生,岁岁清风祭英魂。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的清明节“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主题社教活动,4月2日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举办。
活动共有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上午10时,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全体人员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传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先烈的敬重。国歌毕,全场默哀,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先烈遗志,让初心使命熔铸于时代脉搏,将责任担当镌刻在奋斗征程。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深情诵读《烈火忠魂》《清明祭英烈》《青春中国》《英雄祭》等诗歌,以诵读之名,致敬不朽英魂。
鲜花祭先烈,春风送哀思,一朵朵象征思念与敬意的菊花,一句句深情寄语,都饱含着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您披荆斩棘换来的春天,我们接续奋斗”“待我学成归来,定让家乡焕新颜”等留言,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新时代奋斗者的庄严承诺。
清明节主题社教活动,是国师纪念馆多年推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已成为各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纪念,更是要铭记历史,传承先烈遗志,将先烈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记者 陈辛华 通讯员 李璐瑶)
来源:太原晚报
清明,这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是它的节气物语。桐花绽放,点缀着生机盎然的山野;彩虹高挂,点亮了绚丽的天空画卷;种瓜点豆,延续着千年的农耕智慧。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是它的节日意蕴。揉制青团,把情思裹藏在春味里;放飞纸鸢,让烦恼飘逝在春风里;踏青插柳,将怀念深种在春泥里。这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张香红今年河南省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加强清明节、“五一”期间森林防火工作的令》发布,要求各地遏制火情热点多发态势,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总林长令提出四项要求:一要切实扛稳政治责任。聚焦“四高四争先”,扛稳生态保护和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各级林长要认真履行森林火灾防控第一责
4月2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岳西县包家教育党支部组织师生代表前往王仕斌烈士墓开展祭扫活动,深切悼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岳西县包家乡人大主席与包家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应邀参加。上午11时,师生们整齐列队,肃立于烈士墓前。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学生代表向王仕斌烈士敬献花圈,全体师生鞠躬默哀,表达对先烈的无
上观新闻 最近,多名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询问:网传“清明节不能问候‘早上好’”,是真的吗?还有读者说,有说法称“清明节前后都不能问好,一直要到4月10日”,还说“今年是特殊年,要在意点”。对于这类消息,大可一笑置之,更不用改变自己的问候习惯。因为不论是清明节前后,还是清明节当天,“早上好”“晚上好”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绝《清明》千古流传,但你知道吗?这首诗的作者可能不是杜牧。其实,不仅作者存疑,这首诗自问世以后,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杜牧”“‘欲断魂’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杏花村’究竟是在何方”等等,在后世一直争议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