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推动商业银行设立超4000亿元“专精特新贷”,其中信贷超200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0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上海报道

继3月29日印发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后,上海市级层面再印发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

4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6方面20条措施。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亚鹏介绍,目前,上海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超2.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7家、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9家,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结构不断优化。

《若干措施》的出台,显示出当前上海市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视。本次《若干措施》也尤其突出政策的“通俗易懂”、申请的便利性和标准的可量化。

一方面,创新推出了“企业版”,对其中面向政府的内容进行删减,保留面向企业的直接支持,形成18条“政策干货”,并也将政策模块化地拆解,让企业能够“关心哪条看哪条”,让政策“看得懂、查得到,用得上”。

同时,“免申即享”也是本次政策的一大亮点。《若干措施》对“小升规奖励”“专精特新高质量奖励”“信用贷款贴息”“数字化改造补贴”“出海补贴”等政策标明“免申即享”。

例如,《若干措施》规定“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两年产值(营收)增速20%以上的,予以最高50万元奖励。”评定时,企业无需复杂的申报,政府会自行利用政府公共数据核实企业增长数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奖励。

具体政策内容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将推动新品首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其创新产品申报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给予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我市首台套装备、集成电路首轮流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政策。

《若干措施》明确,在政府采购中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对适用招标投标法且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2026年底前,将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

支持技术创新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建设一批专精特新赋能中心,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项目对接、中试服务等。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支持,其中特别重大项目给予核定项目投资10%、最高1亿元的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推动商业银行设立总规模超4000亿元的“专精特新贷”,其中信用贷款总规模超2000亿元。以“免申即享”方式,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予以最高30%贴息支持。实施“专精特新专项担保计划”,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担保规模突破200亿元,提升单户担保额度上限至3000万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明确,推进海外拓展。加大海外服务,发布服务企业“走出去”专业机构名录,提供投资注册、行业准入、合规经营、海外用工等方面信息支持和服务。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列入“海外展推荐项目”的境外展,给予相应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享受便利措施。

对于在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下上海将如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海的问题,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表示,上海市商务委将牵头打造统一的“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核心的三大功能“咨询、办事、服务”,加快打造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畅通企业诉求沟通解决渠道,为包括专精特新在内的企业出海提供更为权威、全面和便利的公共及专业服务。

此外,上海市商务委也将建立服务企业走出去协调机制、加强专业服务国际化支撑、举办多维度的培训对接活动、支持专精特新民营企业用好展会资源。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