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质量强链有力支撑产业建圈强链助力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2:29:00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质量强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继续开展质量强链行动,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进一步提高质量强链实效。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部署实施了一批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有效支撑产业建圈强链,助力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超过4200家链主企业、25万家链员企业、4800家赋能机构参与,实施重点攻关项目4271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254个。

作为联合国标准下工业体系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国家,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与协作,质量强链工作通过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和融合应用,强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发展与协作,全面助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继续稳步推进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全国各地也配套实施了一批质量强链项目,重点推动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质量强链行动中,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构建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通过质量基础设施“强筋健骨”、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破土而出”,全面助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质量强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突破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瓶颈共性问题,补齐一批产业链做大做强急需的质量基础设施短板,研制一批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计量、检测方法和设备,推动一批标志性成果有效应用,构建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良好生态,综合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绘制质量图谱432份,编制质量问题清单1758份,聚焦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实施重点攻关项目1746个,解决质量问题6756个。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到93.93%,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质量支撑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质量对产业建圈强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

质量强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明年即将开启“十五五”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新机遇,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持之以恒推动质量强链工作,部署实施一批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聚焦产业链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堵点难点,加快突破一批质量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重大质量装备。推动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