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6:14:00
王 瑨
一曲传唱四方的《陈母问勇》,问出艺术真义。英雄书写既需要昂扬的基调,也需要真切的情感,英雄形象只有在生活真实与人格伟大的双重逻辑中才能真正挺立起来
清明节之际,一曲稚嫩童声演唱的《陈母问勇》在社交平台广为传播。卫国戍边战士陈祥榕牺牲后,部队曾问陈母姚久穗需要什么帮助,姚久穗说:“我没有要求,我只想知道,我的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多少人曾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落泪,便有多少人被这首勇气的赞歌所感动。
歌的流行,得益于它的举重若轻。《陈母问勇》带着强烈的叙事色彩,围绕英雄故事展开,最终上升为一种极为普遍又朴素的感受——家国情。
词作“半文半白”,从“陈氏有儿 十八从戎/生于屏南 名祥榕”起笔,自带节奏感,贴合旋律的起承转合。副歌部分,通过音高提升释放情绪,一位母亲的丧子之痛化作四字天问“吾儿勇否”,将歌曲情感推向高潮。童声演绎热血歌词,对祖国深沉的爱和纯真的天籁形成强大张力,产生了新的情感冲击波。
词曲相谐,使之具备一种风格化的感人力量。流行歌曲最常用的4/4拍贯穿其间,强化旋律的统一性。听众感受最深的,是这首歌的如泣如诉、直击心灵。它来源于略带摇滚感的编曲配器。电吉他悲壮的弹拨,震颤心弦;间奏唢呐的运用,充满力量。整首歌通过平衡重复与变化、稳定与张力,最终形成了既有记忆点又富有层次的流行旋律。
一字一句唱出的,当然是音乐空间,更是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是我们“歌以咏志”的人文传统、“精忠报国”的精神基因。
古有“岳母刺字”,今有“陈母问勇”。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一个个平凡的母亲,总能在家国危急的关头,激励自己的孩子舍小家为大家。英雄和英雄的母亲,始终都与这个英雄的民族相伴而行。
于是我们看到,英雄离我们很近。陈祥榕的故事,不仅被谱成曲,还被写为诗,塑成像,制作成纪录片,剪辑出短视频。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用他们的方式,参与着当代英雄精神的传播与文化的创造。当“陈母问勇”被人们标记为新成语,对英雄精神的价值认同,便凝结为同一时代语境下的共性表达和丰饶语意;当“祥榕桥”“思远桥”“问勇路”等矗立在祖国的边疆,地理标识与精神坐标则共同标记着我们将前往何方。
一曲传唱四方的《陈母问勇》,折射出艺术创造的真义——触动心灵。英雄书写既需要昂扬的基调,也需要真切的情感,英雄形象只有在生活真实与人格伟大的双重逻辑中才能真正挺立起来。
80年前,田间地头,不识字的老乡围在识字者旁,听他们讲述小说《吕梁英雄传》,从故事中体悟抗战的意义。80年后,线上线下,抗战文艺经典被不断创新,衍生出新的形式、新的风格,更多“解法”让今天的人们读懂“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的“心法”。
民族的尊严感、文化的认同感,正来自这种个体生命不断回应英雄精神的感召,并由此进入家国叙事、汇入时代江河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讴歌英雄,是深沉的人民观,更是珍贵的历史观和文艺观。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万紫千红,属于崇尚英雄的春天,属于大众共同创造的、文化的春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20 版)
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表示,他认为中国将很快对制造和分销芬太尼的人判处死刑。中方对此言论有何回应?林剑表示,我们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美方无视中方的善意,执意对中国加征芬太尼关税,这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
当地时间7月16日,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德国杜伊斯堡开幕。↑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连漪摄↑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连漪摄↑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王曦摄↑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胡星宇摄↑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开幕式焰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屯堡,是明风淮韵六百年的穿越与嬗变;是坚守,是传承,也是创新。屯堡,更是屯堡人血液里,奔涌不息的家国情怀。《屯堡·家国六百年》,邀你一起,循道贵州,梦回明朝……
多元艺术绽芳华 文化交融暖鹿城——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侧记7月的包头,艺术之花绚丽绽放。步入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现场,琳琅满目的展品从笔墨丹青到科技文创,从国际珍品到乡土佳作,共同绘就出一幅多元共生的文化画卷,让参观者在移步换景间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本土与外地风情交融北京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通讯员 赵一墨 张靖 摄影报道在芝罘区毓璜顶街道南洪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音符书写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用旋律传递着对社区的热爱。他,就是今年85岁的袁照绪,一位拥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歌曲创作者。从军旅到社区,从《军队向前进》到《居委会之歌》,他的作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