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学生以画为媒 让国宝故事绽放光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6:35:00    

当西班牙留学生Álvaro对着《货郎图》复刻展品惊叹“这简直是古代的移动超市”时,当青田贵岙乡小学的孩子举着画笔描述“货郎爷爷是最厉害的‘多面手’”时,一场“以画为媒”国宝故事传播实践正让中华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连接起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心灵。

近日,这支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专项实践团队发起的暑期实践团队,穿梭于杭州、丽水等地,通过沉浸式宣讲、游戏化探究,让千年古画“开口说话”,让国宝背后的文化力量,在古今对话与中外交流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定制化宣讲,让外国友人读懂中国雅趣

“大家看,这幅《货郎图》里,货郎的担子上装着‘三百件’货物,从针线到玩具零食,就像移动的小超市——而现在,义乌商贸城把‘中国货’卖到了全世界,这是不是跨越千年的传承?”在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暑期学校教室里,22级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竹成馨指着《货郎图》的复刻画,向28位来自西班牙的留学生讲述“货郎与义乌商魂”的故事。

为了让外国友人“看得懂、感兴趣、愿意传”,团队把普通教室改造成了“微型古画展”:现场展示着《货郎图》《消夏图》《品茶图》的高清复刻画,桌上摆着点茶工具、防暑的斗笠、货郎的拨浪鼓等。三场主题宣讲各有巧思一一讲解“古人夏日消暑”时,队员们用英文分别介绍了《挥扇仕女图》《槐荫消夏图》《竹林长夏图》等六幅描绘了古人夏季活动的画作,从画面中的场景、物品、人物活动入手;带领学员们共同总结出六种消暑方式并为其讲解消暑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古代哲学思想,如“心静自然凉”“天人合一”等。为了让学员更加深入的理解,宣讲团成员还利用现代影视作品片段伴随英文讲解,以动态的形式展示每幅画中所对应的消暑方式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如“团扇的由来”“冰鉴的发明”等。留学生Francisco不禁赞叹:“中国古人的消暑方法真是智慧、环保,还很有艺术气息!”

最让留学生们兴奋的是“古今对比”的环节:从《货郎图》里走街串巷的挑夫,到如今义乌商贸城的全球供应链;从古人书信里的“远方牵挂”,到现在跨境电商的“一键下单”,中国的“商业基因”与“文化韧性”,在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里变得具体可感。“我最喜欢义乌商贸城变迁的画展和故事,这是中国的飞速发展的缩影!”Álvaro说。这些真切的体验,让留学生们通过画作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人生活景象的大门。看着留学生们眼里的光芒,听到他们说要把这些美妙的体验带回国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能让外国友人爱上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文化,再累也值得。

游戏化探究,让乡村孩子爱上国宝故事

在丽水,实践团队将青田贵岙乡小学的暑期夏令营打造成大型互动游戏场景,他们带领100多名小学生置身“货郎”主题的古今画作之中,找寻画作中的货郎身影,通过竞答、故事等方式开展“货郎的前世今生”主题探究。

指着《货郎图》中货郎担子上“三百件”,学生们兴奋地说:“古代货郎担着这么多东西走街串巷,就像现在的移动超市,太有趣了!”“古代货郎集售货员、运输工、外卖员、广告设计师等各种身份于一身,他们真是太能干了!”“大家这么喜欢他,一定是他价格公道、态度可亲!”学生们纷纷发挥想象,争相举手抢答、讲故事,现场气氛热烈。

这场看似轻松的游戏,藏着团队的精心设计:既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画作了解古代生活,又引导他们联想现代职业,在对比中理解“传承与变迁”;而讲故事、抢答的环节,更悄悄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夏令营负责人赞许道:“这次活动设计新颖又富有深意,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学习,也是一场生动的职业教育,更是演讲与表达的有趣实践。”

实践期间,团队还走进位于良渚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杭州国家版本馆,以“体验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身份,通过观看展陈、数字互动、VR体验等方式,身临其境感受千年艺术的魅力,解锁古画的“科技打开方式”。“以前觉得古画离我们很远,是‘只能看不能碰’的文物,现在才发现,它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审美。”24级法语专业的王逸凡的感慨道出了队员们的共同心声——当科技与古画相遇,不仅唤醒了千年文脉的活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传播”的种子:“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通过高精度数字化技术,系统梳理并完成中华美学的当代复现,让我们既骄傲又使命感满满,我们想把这份震撼,分享给更多人。”

如何让传统文化“不陈旧、不晦涩、不远隔”?“面对不同群体,我们要找对‘沟通密码’。”队员们说。未来,他们还想继续深耕国宝故事,用更多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连接中外,成为传递中国精神的“文化名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