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07:45:00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所谓增值电信业务,就是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附加的电信与信息服务,比如互联网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服务等。
此次首批可开展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的13家外资企业,其母公司多为国际知名跨国企业。根据批复内容,这些企业可开展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
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已有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较2024年同期增长30%。
外资准入扩容 激活通信市场新动能
记者梳理这13家外资企业名单时发现,并不仅仅有电信企业,还有很多来自其他行业的外资企业,例如,飞机制造商空客,还有数字医疗领域的企业等等。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能够在中国开展增值电信业务,究竟能干什么呢?
这家来自欧洲的飞机制造企业,是刚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13家外资企业之一。记者在企业位于北京顺义的研发中心看到,技术人员正在完善国内机队的数据存储、分析和运用平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拿到牌照后,可以提前分析航空公司的飞机数据、开展健康监控,通过预防性维修,提升航班的准点率,同时降低油耗。
空中客车中国副总裁 赵辰:有了这个增值电信业务牌照之后,可以顺利让我们对于航司提供相应的数字化的一个支持。在维修工程领域,我们首先计划引入的是基地的健康监控,还有在飞行、运行领域,我们可能飞行计划包括电子数据飞行包这一块的业务,也会随后在中国开展起来。
在深圳,这家来自德国的企业,依托新获得的增值电信业务牌照,推出了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目前,已有180多家本地合作伙伴入驻,联合共创了近300款产品和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加速推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建钧:我们发现了中国市场上针对智改数转,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的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我们平台形成新的价值共创,比如说数字化加低碳化,比如说AI加上工业应用,这样的话它能够以更加丰富的组合去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通过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我们也希望商业创新能够更深入地融入高质量发展格局。
电信业扩大开放 做大增量市场
我们看到,电信业扩大开放,其实是帮助更多企业能够在中国开展数字经济,并且催生更多“数字+实体”创新服务,这种政策调整也将通过“市场活水效应”带来多重民生红利。从更智能的家居控制到更精准的医疗服务,开放带来的数字变革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技术外溢”带来的生活便利。
我国电信业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开放10项增值电信业务中的4项,现已主动拓宽至8项,并取消了其中4项的外资股比限制,电信业务开放范围稳步扩大。从2013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试点,到2018年将政策复制到所有自贸试验区,开放试点地域范围不断拓展。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所国际治理研究部主任 石立娜:这次对外资开放电信市场也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电信市场发展。同时外资进入我国电信市场其实它也是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说互联网信息服务是这次企业申请的一个热门领域,这次首次批复的13家试点企业,有多一半的企业都申请了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个业务。
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国内行业管理体系和监管模式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有效对接,促进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所国际治理研究部主任 石立娜:互联网信息服务,其实是数字技术跟各行各业的融合,所以外资企业进入这些领域,也能够推动像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这些数字技术加速跟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服务的质量,这个也是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编辑/马晓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这两天,全国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众多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相关展品展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地下一层第七部分展厅,陈列了众多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相关的展品。馆内还首次展
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北京、上海报道(2024年9月,投资约80亿元的上海荟聚购物中心开业。郭阳琛/摄影)8月9日,星期六,北京荟聚购物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荟聚”)像往常一样热闹。下午3时,不少热门餐饮门店仍需排队叫号才能就餐。一旁的宜家店内更是聚满顾客,只能推着购物车缓步向前。和眼前的热闹景象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8月13日,在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全球订单。通过科技创新,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产品涵盖5大类上百种,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围绕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高附加值生物制品
在蒙自春晓高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培训的当地妇女正在进行种苗嫁接。经济日报记者 曹 松摄为推动更多群众从“出远门”务工转向“近家门”就业,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积极用好政策工具,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大力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同时延伸建设“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据统计,去年以来,红河州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