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3:35:00
云南展区文创产品热销。 本报记者 张梅焕 王小羽 高祎祎 摄
5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进入第三天,云南展区凭借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本次展会的焦点。
驻足于建水紫陶展台,玫瑰造型的香炉散发着清幽古韵,遍布细腻圆孔的紫陶茶具似镂空雕花……建水紫陶的文化价值在于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名家字画、名山大川、非遗技艺都是融合的素材。工艺美术师李艳飞除了制作紫陶,还擅长刺绣。在她看来,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仍有很多设计元素亟待发掘利用。
我省是世界茶源中心地带,有着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也有滇红茶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等文化资源。本届文博会,“九贝飞碟滤挂”拓展了传统功夫茶的喝法,让“茶”有了更多创新空间。不同造型的滤挂可以标记个性文字标签,使用上,能够确保正确的水料比例以及闷蒸时间,既能制作奶茶,也可升华为一杯果茶饮品,受到年轻群体青睐。
瓦猫是民间房顶上的镇宅神兽,时至今日,其被赋予招财纳福的吉祥寓意。在本次文博会上,各种缩小版瓦猫被运用在不同场景,瓦猫杯垫、钥匙扣、手链、挂件,更有手拿元宝和花束的招财瓦猫。展台负责人李琼仙此次带来的另一件瓦猫作品饶有趣味,其正面是瓦猫摆件,倒过来就变成了一个瓦猫茶杯。李琼仙出生在瓦猫制作世家,如今她的女儿也从事瓦猫制作,真正做到了传承。
华宁县特殊的土壤矿物,凝炼出华宁陶的多彩釉色及金属质感。文博会上,各类华宁陶的奇趣摆件举目可见,当中也不乏瓦猫身影。华宁陶制作大师刘阳告诉记者,华宁并非瓦猫的原产地,近年来随着瓦猫在文创界不断出圈,他们将瓦猫作为创作方向,实现了跨界融合创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织锦也在加速创新,一些高端定制礼服及职业套装不断涌现。本次文博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文化企业带来了大象玩偶泐泐,其身披傣锦,造型呆萌可爱。与泐泐一起被赋予人格化特征的还有玩偶岩小版和雀小娜,设计元素上,这些玩偶运用了傣锦纹样。
独龙毯是省级非遗项目。独龙毯制作需要从源头采集原料制作麻线,之后是纺织、缝制,就连染料也全部来自植物,堪称原生态、全手工制作的典范。独龙毯展台负责人介绍,目前独龙毯已开发出家居、办公、玩偶、配饰等多个文创产品,独龙毯的彩虹纹样还被运用到了咖啡的外包装设计上。过去“白天当衣、晚上当被”的独龙毯,如今文化附加值与日俱增,为独龙毯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欧阳倩文
【来源:宿迁市卫健委_图片新闻】7月6日晚,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宿迁队主场对阵连云港队的比赛现场外,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中医院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的2025年宿迁市中医药文化市集,成为赛场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活动现场,医疗专家为参赛队员,观赛市民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文化宣传,普及“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6日讯(通讯员 寇创)7月5日,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协同美术学院、传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及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走进宝善村开展美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旨在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以专业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探索校地协同发展新路径。研讨中,各学院师生与宝善村“两委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 实习生 刘湘婷)7月3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楚雄·四季康养”2025年楚雄彝族火把节专场文旅推介活动在重庆渝中区举办。云南楚雄州来渝推介文旅资源,向重庆市民发出邀请,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推介现场。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本次活动以“火”为媒,通过“主题展
7月2日上午9时25分,随着D236次列车缓缓驶出云南边陲磨憨站,标志着云南磨憨与四川成都首次实现直通动车联运。该趟列车由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值乘,从磨憨站始发,途经云南西双版纳、普洱、昆明、广通北和四川西昌西、峨眉等12个车站,最终抵达成都南站,将磨憨至成都南的时空距离压缩至12小时2分钟。
全媒体记者 马军领 李京帆 通讯员 陈守军 王青松为进一步提升文化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6月27日,正阳县文广旅游局组织县城内50余家文化经营单位负责人在县文体中心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消防演练。活动组织参训人员观看了火灾警示案例视频,并结合文化行业特点,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