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04:00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近年来,壶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助力小微”的初心使命,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紧扣县域“三地一区”战略布局,持续深化产融协同、创新服务模式,为实体经济赋能、为乡村振兴添彩、为民生福祉筑基,构建起了具有壶关特色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当前,全行各项贷款余额达75亿元。
产融协同激发产业活力,构建特色经济生态圈。在壶关县店上镇的西红柿大棚里,种植户李大哥正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贷款到账情况。“有了‘旱地西红柿贷’,今年扩建大棚的资金难题迎刃而解。”这正是壶关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的生动缩影。针对县域“特”“优”产业发展需求,壶关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与县域乡镇党委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深入聚焦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具体情况,精准打造“旱地西红柿贷”“民宿贷”“菌菇贷”等拳头产品,设立“一链一策”专项服务通道,累计走访企业792家,投放实体贷款达4.13亿元,推动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多元赋能振兴乡村发展,绘制共同富裕新图景。为构建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壶关农商银行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工程,组建金融服务队,足迹遍布县域254 个行政村。通过“背靠背”评议、“白名单”授信等模式,累计授信农户1.4万户、金额25亿元。加大脱贫人口金融支持力度,2024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809户,金额9258万元,对就业帮扶车间信贷融资1.05亿元。持续深化“数字农信”建设,依托“晋享e贷”线上申贷平台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政银保”协同机制,与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建产业数据库,对接保险公司开发“农担贷”“创业贷”产品,通过免抵押担保、财政贴息的方式减轻乡村产业发展资金压力。
民生为本织密服务网络,打造普惠金融新标杆。“现在取款不用跑镇上,家门口的金融驿站就能办。”树掌镇老党员张大爷对家门口的金融服务赞不绝口。按照通过“基础业务村村通、综合服务户户达”模式,壶关农商银行构建“智慧网点+村级驿站+流动服务”立体化网络,建成金融服务站297个,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在做好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金壶反诈”“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获评县级“志愿服务站”称号,“金壶反诈”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长治市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
春风浩荡满目新,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壶关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当好政策落地的“传导者”、产业振兴的“助推器”、百姓幸福的“守护者”,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希望的田野,以实干担当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孙爱国 王喆)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6日讯(通讯员 寇创)7月5日,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协同美术学院、传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及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走进宝善村开展美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旨在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以专业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探索校地协同发展新路径。研讨中,各学院师生与宝善村“两委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1523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四川成都9家企业上榜,主要分布在健康科技、物流、生物科技、软件服务、娱乐等行业。近年来,四川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近日,《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出台,也彰显出四川在支持产业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喻世强 喻杨林)一幅幅画作,或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或讲述科技强国的魅力,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展出的作品色彩绚丽,笔触稚嫩却饱含着孩子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昨日,由宁乡市灰汤镇文联组织举办的“丹青颂党恩 翰墨绘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
新消费热潮涌动,产业潜力巨大从0糖0脂0卡的健康饮品到一键拍摄360°沉浸式视频的全景相机,从48小时完成AI打板的潮玩到1小时联动千家配件商完成供料的小家电AI供料调动系统,新消费产业正在成为多类新质技术交叉应用的载体。在近日召开的首届新消费产业发展大会上,零点有数发布《全球新消费产业革命典范案例
近期,福建宁德农商银行、南平农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要求客户核实完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姓名、性别、住址等。据Wind数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已有至少24家银行发布了类似的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公告。多家银行在披露此类公告时强调,将于6月起对在银行留存的身份信息要素不全的用户暂停非柜面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