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1:14:00
五一长假首日,全省各地以山水为笺、人文为墨,在城乡各处勾勒出春意图景,让每一位游客在这如诗画卷中,触摸到独属于天府之国的蓬勃生机和烟火诗意。
记者 彭泓铭:这里是凉山州西昌市,全城5万余株蓝花楹已经进入盛放期。“五一”假期来这里,沉醉于花海的同时,还能感受这份限定版的紫色浪漫。
五一期间,西昌市以“蓝花笑盈楹”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在蓝花楹盛放的路段,举办“十二花仙巡游”、彝族“朵洛荷”舞蹈、民谣路演等丰富活动,让游客在限定版的紫色浪漫里沉醉。
游客 杨竹:蓝花楹开得很美、很漂亮,还有很多蓝花楹主题的文创,冰淇淋这些很吸引我们。
在雅安市宝兴县邓池沟,“溯源大熊猫”之旅串联起生态与趣味,让国宝的魅力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手可及。
记者 邓婕:在宝兴县的熊猫源,不需要排队就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六只可爱的大熊猫!今天天气非常好,很多游客也是带着自己家的小朋友来到这里看大熊猫,体验(做)熊猫青团手作。
游客 罗女士:我们是从乐山专门过来看大熊猫的,然后觉得这边空气比较好,环境比较好,还可以,主要是不挤。
攀枝花的“文旅荣誉局长”——“攀豹豹”也在五一期间正式走马上任。
攀枝花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岳咸丽:通过豹局长这个IP,我们希望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和欢乐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攀枝花的旅游资源,感受我们攀枝花的温暖和美好。
沿着人文脉络深入,达州宣汉巴山大峡谷五一期间通过“巴风土韵 喜嫁千年”非遗秀还原土家族婚俗,触摸土家人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忱。
游客 赵珊:充满了一个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现出土家人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
记者 毕圆:这里是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五一期间,这里正在举行一场以《西游记》为主题的国潮盛典,为游客带来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游客 黄绒:这个主题我们都非常喜欢,还有我们喜欢的NPC,让小孩子更容易了解这个经典人物,还有故事情节,非常好。
喜欢戏剧的朋友也有好去处,五一期间“首届沫若戏剧周”在乐山沙湾区上演,为广大戏剧爱好者和游客送上一场川剧文化盛宴。
乐山市沙湾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 廖蕾:准备了五大宠粉措施,包括沫若故居一次购票,全年进入、首违免罚、免费停车等等。美丽的沙湾沫若故里欢迎您的到来。
不止于自然与民俗的体验,四川各地的文旅融合在多元场景中持续升温:在德阳,石刻公园重磅推出夜间光影艺术盛宴,让市民游客仿若穿梭古今;在南充,“五一嘉年华” 文旅商贸消费周热闹启幕,迎来八方游客;在宜宾,首届横渡长江挑战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游泳爱好者参加;在成都,融合传统技艺与潮流文化的 “玉林街头九大碗”精彩上演,为市民游客还原老成都宴席的烟火气。
苏丹游客 欧默尔:这里的美食很美味,还可以买很多特色产品,真的很赞!
游客 赵蔚威:从北京专程飞过来,到了玉林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街区的魅力。
从花海到青山,从戏剧到潮流,这个假期四川以多元姿态勾勒文旅新貌,也让每一位游客在山水与人文的交响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
截至记者发稿时,我省多个热门景区、博物馆,部分时段门票已约满、售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5月1日至3日上午场次已约满,三星堆博物馆5月1日-4日全时段票售罄,九寨沟景区5月2日和3日门票已全部售罄,建议游客们提前做好出行规划,及时预订门票。
【来源:泉州发布】“五一”假期首日泉州迎来八方游客泉州宋江阵时隔40年重启,游客街头邂逅108位“簪花大侠”。(陈英杰 摄)据移动大数据监测泉州古城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全市重点监测的22家景区游客量较大的有西街接待14.3万人次,增长124.6%晋江五店市接待2.56万人次,增长445.1%蟳埔村
五一长假首日,全省各地以山水为笺、人文为墨,在城乡各处勾勒出春意图景,让每一位游客在这如诗画卷中,触摸到独属于天府之国的蓬勃生机和烟火诗意。记者 彭泓铭:这里是凉山州西昌市,全城5万余株蓝花楹已经进入盛放期。“五一”假期来这里,沉醉于花海的同时,还能感受这份限定版的紫色浪漫。五一期间,西昌市以“蓝花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日讯 为有效缓解“五一”假期期间(5月1日-5月5日)来曲游客停车难问题,曲阜市积极挖潜扩容,共储备停车位1.5万余个,方便游客就近、快捷、方便地停放车辆。曲阜三孔景区周边、蓼河古街、孔子博物馆等共有停车场26家,可提供停车位5345个。应急免费停车位可提供约7450个。市公安
荆楚网评论员 陶辉从红安楚剧《蓝衣先生》的满堂喝彩,到蕲春“哈啰李时珍”文创产品的国潮风靡;从英山两万人乡村音乐节的激情澎湃,到黄州东坡外滩的穿越式体验;从团风县山水共鸣·人文交响,再到麻城的川渝宗亲寻根圆梦行动……近期黄冈多地文旅活动密集“出圈”,展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密码。这些实践深刻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五一”假期期间,多家国有院团、专业剧场等演出场所项目多、场次多、类型多,涵盖话剧、杂技、戏曲剧等,成为五一假期满足社交需求、家庭消费和亲子消费的热门选择。日前,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会主办“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在江苏苏州举行,《牡丹亭》《白蛇传》《陈三五娘》《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