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澳媒:中国不需要“任意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9:06:00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4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不需要任意球 西方和澳大利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送给中国一个踢“任意球”的机会,从而让亚洲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美国还将这个“任意球”范围扩大到了被欺骗性地描述为“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大家庭”的太平洋岛国。
事实上,中国不需要“任意球”,即中国不需要借助美国考虑不周的政策来与东南亚交往。早在美洲还没有吸引欧洲人之前,中国就已经与这些地区开展长达数世纪的交往。与一些西方人士的观点不同,这并非中国最近试图扩大“霸权”范围。这是一种历史关系,反映了中国文化在整个地区的和谐传播。暗示中国需要一个“任意球”才能在亚洲取得成功的说法,凸显对东南亚历史的严重误解。
美国与有关太平洋岛国签署所谓《自由联系协定》条款,将马绍尔群岛和其他无能为力的太平洋环礁与美国捆绑在一起,并为核破坏和污染当地人生活方式敞开大门。马绍尔群岛人过去和现在都是不愿意承受持久辐射毒害的“小白鼠”。
对中国来说,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并非一次“任意球”进攻机会。东南亚有许多伊斯兰人口,就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犯下持续战争罪行问题来说,他们对美国有选择地运用“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感到震惊。这是美国对自身发动的“任意球”攻击行为,破坏西方在东南亚的地位和所谓“道义权威”。不分青红皂白的关税日益加剧人们对美国及其政策和意图的不信任。
美国对在经济上“微不足道”的太平洋岛国加征关税,只是对海平面上升毫不关心的帝国主义踢出的又一脚。那些别无选择的国家只能默默忍受,如果中国能提供一些援助,那总比被肆意践踏要好——不管那是否是“任意球”。总而言之,中国不需要发动“任意球”进攻就能成功,而美国“自摆乌龙”被人乐见。(作者达里尔·古比,王会聪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