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建言献策 | 民革安徽省委会: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40:00    

【来源:江淮时报】

粮食要增产,保供基础是关键。当前,我省在粮食保供基础方面仍存在耕地基础薄弱、品种有待更新、农机发展不平衡、科技支撑不足等一些短板弱项。

为此,建议:

一、以耕地提质改造为抓手,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因地制宜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绿肥、有机肥等技术,提升土壤等级。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多部门建设指标,重点保障粮食生产大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资金供给,强化监督验收。加快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扩大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全面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二、以资源保护利用为抓手,加快实现重大品种突破。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建立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的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利用效率。强化基因编辑、智能设计、高通量表型分析等前沿育种技术应用,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的突破性新品种。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种业创新基地,开展全流程育种创新研发,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构建政府与企业协同,公益性与商业性共进的多元推广模式,加强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三、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抓手,实现农机补短板锻强板。壮大优势农机产业集群,提高“皖产农机”市场占有率。梳理全省农机发展需求,编制研发清单,补齐农机短板。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推广部门,组建创新研发推广联盟。推动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实现玉米籽粒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水稻机插秧等农机薄弱环节的技术突破。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尝试设备共享、农机互助等模式,提升农机使用效率。开展“宜机化”建设,通过田间道路建设,土地集中、平整,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发挥“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及新型农业主体辅导员作用,扩大基层农技推广定向培养规模。注重传统农民的培育转化,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育进程,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农村人才服务保障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健全评定与激励机制,形成知识补给与人才上升双通道,激发农村人才队伍工作活力。

来源:民革安徽省委会

编辑:陈妍 沈雅玲 张静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