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33:00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星
每经4月2日电(记者张蕊) 4月1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在京举办2025赛迪论坛,本次论坛以“新型工业化:新动能 新篇章”为主题。
在当日下午举办的“十五五”规划分论坛上,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作了《“十五五”时期我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发布。
论坛现场展示的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蕊 摄
陈渌萍提到,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达到165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2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0%。
目前,我国对于大模型行业整体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大模型相关政策的颁布自2024年起呈现密集态势。
在核心技术迭代演进方面,陈渌萍提到,AI专用芯片和量子计算的突破将推动计算硬件实现高效能、低功耗和绿色化的跨越式发展。数据质量大幅提升,跨领域数据融合加快,合成数据应用增长,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
此外,在具身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革新方面,一是感知层面,传感器技术将持续升级。高分辨率、低功耗且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的传感器将大量涌现。例如,新型视觉传感器不仅能捕捉更清晰、细致的图像信息,还可融合红外、深度等多种感知维度,为智能体提供更全面的环境视觉信息。
二是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为具身智能带来新的机遇。“新型软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将推动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康复、灾难救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她说。
近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具身智能领域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在很多方面部分领先。“具身智能产业的机遇很大,它将先进入工厂,未来还会走向家居养老,那将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不过,陈渌萍也提到我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首先,大模型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领域尚存瓶颈。其次,大模型伦理安全仍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挑战。此外,旺盛的大模型应用场景需求加剧人才供需矛盾。
在瓶颈方面,从数据看,高质量专业数据集缺乏,行业内数据共享难度较高,数据标准和治理保障体制不完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较为薄弱;从算法看,模型自身存在不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风险,在医疗、法律等特定领域应用受限;从算力看,算力供给仍不充分、不平衡,能源消耗瓶颈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
文 | 蒋昌盛作为一名用户研究员,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试图理解一件事,人究竟是如何与技术互动的。我们通过访谈、观察和数据分析,绘制用户的行为旅程图和共情地图,努力去探寻每一个点击、每一次停留、每一声赞叹或叹息背后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个“啊哈!时刻”,那个用户恍然大悟、产品价值得以彰显的瞬间
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顺利举行。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更突破
磷化铟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镇洋发展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镇洋发展(603213)8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知,拟筹划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的方式为浙江沪杭甬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公司。公司A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竞技体育彰显出我国强国新形象,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健儿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
8月16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进入到第二个比赛日。除了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外,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还设置了工业、医药、酒店等场景类赛项。为了更好完成比赛,各参赛队伍也对机器人进行了多样化改造。在酒店场景清洁服务技能竞技中,机器人需从规定起点出发,在限定时间内,将散落在家具上的废纸团、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