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4:57:00
本报讯(通讯员 王官根)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安康市汉滨区牛蹄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广泛动员,将其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建设宜居家园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区)积极响应,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聚焦环境顽疾,多措并举推进整治,镇域面貌焕然一新。
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整治路径。中心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逐户逐片清理房前屋后“三堆六乱”杂物,有效消除卫生死角。林本村推行“门前四包+星级评定”机制,明确责任到户,组织互评互比,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街巷环境显著改善。凤凰村集中力量攻坚,清理历史遗留的杂物堆、残垣断壁,平整场地后栽植绿植花卉,昔日“脏乱点”变为村民休憩的“小花园”。朝天河村巧妙将环境整治与文化建设融合,在整治后的公共空间绘制主题文化墙,美化环境的同时传播文明新风。这些务实举措,共同织就了牛蹄镇环境提升的坚实网络。
环境整治工作并非政府“独角戏”,更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广大群众热情高涨,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建设者”与“维护者”。年近七旬的老党员陈大爷感慨道:“看着村里一天比一天干净,心里亮堂舒坦,这把老骨头还能出力,值得!”年轻村民们则主动清理自家周边并带动邻里,“环境好了,住着舒服,这才是家的样子。”村民自发加入志愿清洁队伍,义务清扫公共区域、监督不文明行为,“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氛围日益浓厚。保洁员杨大姐也深有感触:“现在大家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工作量减轻了,村里越来越美,干着更有劲。”群众的认同与参与,为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
持续深入的整治行动,带来了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外在“颜值”显著提升,辖区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有效整治,公共空间更加宽敞明亮,分类垃圾桶倡导文明新风。内在“气质”同步升华,讲卫生、爱整洁的意识深入人心,乱丢乱倒现象大幅减少,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逐步养成。
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不仅刷新了乡村的“面子”,更提升了发展的“里子”。下一步,牛蹄镇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努力将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奋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图景,为汉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牛蹄力量。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本报讯(通讯员 王官根)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安康市汉滨区牛蹄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广泛动员,将其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建设宜居家园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区)积极响应,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聚焦环境顽疾,多措并举推进整治,镇域面貌焕然一新。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整治路径。中心社区依托
编者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
【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_全国信息联播】近日,由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主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农村妇女带头人专题班,在吉林省梨树县泉眼沟村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农村妇女带头人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旨在助力产业发展和素质提升。这也是吉林省2025年首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青海乡村道路风貌。图片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提供8月23日,记者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68,883公里,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6%,为高原农牧区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十四五”以来,青海省累计投入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4.73亿元,完
自5月以来,东丽区水务局有序开展2025年河道防汛保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妨碍河道行洪、影响防洪工程安全的违法行为。区水务局以行洪排涝河道为重点,集中整治在河道水域设置阻水障碍物、妨碍河道行洪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执法人员累计开展专项巡查199次,立案查处影响防汛的水事违法案件1起,结案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