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9:16:00
咸宁网讯 记者谭宏宇报道: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咸宁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情况,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咸宁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通过“四个聚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发展动能、发展质效、发展能级、发展后劲,为全市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聚焦“育新”。咸宁高新区着力构建结构优、潜力足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科创新物种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咸宁高新区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省级科创新物种企业11家。已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隐形冠军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通过精心培育,咸宁高新区在新材料、智能机电等领域突破了32项关键核心技术。
聚焦“攻关”。咸宁高新区着力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企业技术需求326项,精准对接207项,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近三年兑现科技奖补资金超3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研发,累计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1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亿元。
聚焦“搭台”。目前,咸宁高新区已成功举办第六、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和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决赛。通过引进元气森林研究院合作建设华中健康饮品研发中心,支持三环建设汽车零部件实验室,建成运营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成功创建智能机电、无机非金属材料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健康、生物医药2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
聚焦“引智”。近年来,咸宁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三年来,咸宁高新区累计在人才工作投入1.5亿元,引进各类人才9000余人,其中国家院士专家2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17人、省重点人才计划39人、硕博人才450人、各类技能人才3000余人。
下一步,咸宁高新区将推动发展重心、要素资源、政策支持、工作力量向科技创新聚焦倾斜,坚定不移引育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支持科技创新,切实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切实为全市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北京、上海报道(2024年9月,投资约80亿元的上海荟聚购物中心开业。郭阳琛/摄影)8月9日,星期六,北京荟聚购物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荟聚”)像往常一样热闹。下午3时,不少热门餐饮门店仍需排队叫号才能就餐。一旁的宜家店内更是聚满顾客,只能推着购物车缓步向前。和眼前的热闹景象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8月13日,在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全球订单。通过科技创新,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产品涵盖5大类上百种,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围绕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高附加值生物制品
在蒙自春晓高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培训的当地妇女正在进行种苗嫁接。经济日报记者 曹 松摄为推动更多群众从“出远门”务工转向“近家门”就业,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积极用好政策工具,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大力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同时延伸建设“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据统计,去年以来,红河州共招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韩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利润6496.5亿元,同比增长0.7%。“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轻工业继续保持韧性,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态势。”中国轻工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