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9:16:00
咸宁网讯 记者谭宏宇报道: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咸宁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情况,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咸宁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通过“四个聚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发展动能、发展质效、发展能级、发展后劲,为全市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聚焦“育新”。咸宁高新区着力构建结构优、潜力足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科创新物种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咸宁高新区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省级科创新物种企业11家。已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隐形冠军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通过精心培育,咸宁高新区在新材料、智能机电等领域突破了32项关键核心技术。
聚焦“攻关”。咸宁高新区着力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企业技术需求326项,精准对接207项,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近三年兑现科技奖补资金超3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研发,累计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1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亿元。
聚焦“搭台”。目前,咸宁高新区已成功举办第六、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和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决赛。通过引进元气森林研究院合作建设华中健康饮品研发中心,支持三环建设汽车零部件实验室,建成运营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成功创建智能机电、无机非金属材料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健康、生物医药2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
聚焦“引智”。近年来,咸宁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三年来,咸宁高新区累计在人才工作投入1.5亿元,引进各类人才9000余人,其中国家院士专家2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17人、省重点人才计划39人、硕博人才450人、各类技能人才3000余人。
下一步,咸宁高新区将推动发展重心、要素资源、政策支持、工作力量向科技创新聚焦倾斜,坚定不移引育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支持科技创新,切实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切实为全市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4月,在“百万英才汇南粤”的行动计划下,包括佛山在内的广东多个城市,联动国内城市举办春季招聘活动,向国内外青年英才抛出“绣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对于正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佛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招才引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有创新政策,还要有
5月7日,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为表彰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539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授予26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成都市137人获得省劳动模范和省先进工作者表彰,其中,成都高
咸宁网讯 记者谭宏宇报道: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咸宁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情况,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咸宁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通过“四个聚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
阅读提示连日来,《工人日报》报道了当前存在的各类就业歧视现象,这些显性与隐性的就业壁垒,侵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阻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专家建议,破解就业歧视应多方联动,为求职招聘行为划清边界。“只限35岁以下”“不招已婚未育女性”“第一学历是“双非”,很多面试机会都没了”……连日来,《工人日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王云梦 杨仲頔)绿茵场上跃动的音符与童声交织,近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实验幼儿园首届“种子音乐节”以一场沉浸式艺术盛宴惊艳落幕。这场持续数日的活动以“美育”为核,通过三大创意篇章,让幼儿与家长在音乐与童趣的碰撞中,见证艺术教育的蓬勃生命力。在“才艺联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