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六千册书香漫卷黄河岸畔,全国文明村刘庵村以“阅读+”赋能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8:2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王永乐 通讯员 赵圆圆

春风拂过黄河岸畔,琅琅书声回荡在千年滩区。4月20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全国文明村——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以“黄河颂 家国情——讲黄河文化,传黄河精神”为主题,举办了一场贯通历史文脉与时代使命的全民阅读活动。这场融合文化展演、学术讲堂与文明实践的文化盛宴,吸引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省委党校等百余位嘉宾参与,成为黄河流域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活动在《黄河颂》的恢弘旋律中拉开帷幕。郑州市四十七中图书馆馆长崔晟向刘庵村捐赠6000册图书,为农家书屋注入新活力。“这些书籍既是知识的火种,更是乡村振兴的文明密码。”桥北乡党委书记周海卿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刘庵村将依托“书香讲堂+全民共读”模式,让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活动现场,黄河文化专家侯全亮、省委党校教授周海涛等三位学者受聘为乡村文化顾问,标志着学术资源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联结。

文艺展演与学术讲堂的碰撞,构建起立体化传播矩阵。新乡河务局职工演绎的《大河国脉》,将70余年治黄史化作铿锵诗行;黄委阿几书会原创诗朗诵《根石》,以艺术化手法诠释“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刘庵村中小学生齐诵《黄河少年立志说》,稚嫩童声与千年文明交响,展现出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在学术维度,周海涛教授从国家战略视角解读黄河精神的当代价值,侯全亮研究员则通过大禹治水、焦裕禄精神等历史切片,解码黄河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让传统文脉焕发时代生机。

作为“百年树人”的文明典范,刘庵村将崇文重教写入基因。这个700多人的村庄累计培养出4名清华北大学子、6名博士和18名硕士,近年来更通过“每户一名大学生”计划、星级文明户评选、文明超市积分制等创新实践,让阅读习惯沉淀为生活方式。河南省公安厅驻村选调生张甲全感慨:“当农家书屋的灯光照亮滩区夜晚,当‘耕读传家’化作‘全民阅读’的新民风,文化自觉便升华为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力量。”

新乡市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郎小贵在致辞中指出,持续深化的全民阅读实践,必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文化根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精神力量。他呼吁广大村民以书香涵养文明根基,用阅读点亮精神灯塔,将“耕读传家”的文化密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活动最后,与会领导宣布启动“书香润心田·阅读促振兴”全年读书计划。随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再次响起,这座黄河岸畔的全国文明村,正以文化之火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书写着新时代“河图洛书”的文明答卷。

据悉,本次活动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阿几书会、中石化华北石油局读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通过“政府引导+院校支持+企业参与”的多元协作模式,探索出一条文化治理赋能乡村善治的创新路径。如今在刘庵村,月月有主题读书会、周周有文化沙龙、日日有书屋开放的阅读图景,已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基层的鲜活注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