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5:29:42
变相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采用非直接的手段,如隐瞒真相、编造虚假信息或利用隐秘的方式,诱使受害者产生误解,进而基于这种误判进行财产处置,以实现其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这种诈骗手段的核心在于通过欺骗、误导或误解的形式侵占他人财产,而不是直接通过暴力或威胁。
具体来说,变相诈骗可能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犯罪分子可能承诺高额回报,吸引受害者投资,然后卷款潜逃。
例如,销售所谓的“限量版”物品,实则没有实际价值,骗取受害者的高额费用。
如承诺高额返利或免费领取礼品,诱使受害者参与并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可能假冒他人身份,或以虚假的身份信息进行欺诈活动。
判断变相诈骗的关键在于: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是否采用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
是否导致受害者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公众应提高警惕,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陷入变相诈骗的陷阱。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及时向警方报案,以便依法处理。
公然在广告牌上吹嘘校长和总教练是“国家级评审教师”,扬州一校外培训机构涉嫌发布虚假广告被查处。15日,记者从扬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一案例。校外培训机构一直是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扬州市邗江区市场监管局方巷分局近日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开展重点检查,严查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对辖区
近日,清华大学保卫处接到公安机关通报,有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目标直指高校师生群体。为切实保障师生的财产安全,校方发布通报如下:一、诈骗手段概述诈骗分子常采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假冒官方平台客服,以退款、账户安全等事由为幌子,诱使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者引导其进行转账操作。此类诈骗手段呈
转自:中国医药报□ 本报记者 李易真 实习记者 曲雪洁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47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5年第10号)》(以下简称《通告》)显示,标示为广州彰彩保健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47批次化妆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广东优亿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优亿美)存在提供虚假信息
最近,“中药泡脚包”“中药植物泡脚包”等产品在网络上热销,商家宣称的各种功效也让人眼花缭乱。图/网络视频截图“中药泡脚包”真有那么神奇吗?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中药泡脚包”“中药植物泡脚包”等产品在网络上热销,商家宣称的各种功效也让人眼花缭乱:排湿驱寒的、助眠暖宫的、男士调理的,有些甚至宣称可以帮
声称补贴1000元的手机其实卖的是市场价、只要99元的手表根本不是所谓的高奢、宣称为专柜同款的商品商场里压根找不到……一段时间以来,以仓库为背景进行的直播在电商平台颇为流行。然而据报道,部分仓播堆叠空箱作背景、模糊商品信息、“控评”混淆视听,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仓播的“高超”之处在于,仓库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