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旅新探丨古都蓉城的“专属婚书”:甜蜜“流量”唤醒城市浪漫基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5:38:00    

新华社成都4月12日电 题:古都蓉城的“专属婚书”:甜蜜“流量”唤醒城市浪漫基因

新华社记者吴晓颖、袁秋岳

“玉垒情深、芙蓉意重,两姓联姻、良缘永结……”红纸上,凤凰于飞、芙蓉吐蕊、喜字窗花等传统纹样簇拥着婚约誓言。今年4月起,在成都各婚姻登记处领证的新人们都能收到这份市民政局赠送的定制版婚书。不少已婚人士听说后笑称“结婚早了,想补领一张”,还有新人专程从外地赶来成都“领证”。

春风拂面,走进成都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由60多种语言的“我爱你”组成的双心“爱墙”前,新人们甜蜜留影,不远处樱花随风摇曳,草木葱郁。

手持婚书的25岁重庆姑娘邓晓倩身着粉色旗袍和新婚爱人不停拍照,发到“朋友圈”的照片引来一串点赞。“婚书上签下的姓名,是对‘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郑重承诺,我们会把它摆在新家的客厅里。”她说。

图为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为领证新人赠送的定制版婚书。新华社发

让新人们惊喜的婚书出自26岁的设计师叶欣及其团队之手,历时近一个月创作、十余次修改。婚书整体采用传统复古绘画风格,复刻经典婚书样式,又暗含诸多“成都密码”:既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画卷,也有熊猫、川剧脸谱、火锅、盖碗茶、蜀绣等巴蜀符号,更融入双子塔、安顺廊桥、电视塔等成都地标建筑。

早就被朋友“种草”体验“公园式婚姻登记”的成都姑娘张逸驰,得知了赠送婚书的消息,专程打“飞的”从山东回到成都老家领取这份专属祝福。“不仅感受到了穿越时空的浪漫,上面的成都元素也让我倍感亲切。人在他乡最怀念家乡的这些美食,尤其是火锅。”她说。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座城市的浪漫基因远不止于此,合江亭畔的爱情斑马线以爱心点缀人行道,“四季花街”的声纹邮局让情话永驻,一面面墙、一个个雕塑、一座座公园氤氲着爱情气息,高楼巷弄之间,微小的浪漫串联起人们对幸福的期许。

图为4月7日拍摄的成都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二楼一隅。新华社发(张可凡 摄)

成都市民政局介绍,今年将在已建成的19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基础上,新增4处,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

“出片”的婚姻登记场所还带火了周边商业。领证跟拍业务已成为摄影师小米稳定的客单来源。她说:“今年‘5·20’的档期基本快排满了,这两天小红书上很多人来问我怎么领婚书,还有一些外地IP的朋友来咨询。”

自成都市推出“公园式婚姻登记便民场所”以来,各公园点位已办理跨区域婚姻登记12.8万余对,越来越多的成都本地和外地新人选择体验“公园式婚姻登记”。每逢“5·20”“七夕”等热门登记日,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还会采取延时服务的措施。

小米介绍,自从成都婚姻登记可以“跨省通办”后,就有一些户籍在四川,但不住成都的新人会跟她提前预约,来成都旅游,“顺便结个婚”。她很期待未来能为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留下幸福的纪念。4月9日公布的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其中就包含了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成都这座千年古都,从不乏动人的爱情故事。古有司马相如为卓文君演奏流传两千多年的《凤求凰》、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和花蕊夫人的爱情传奇,今有为‘蓉漂’妻子打造千亩鲜花山谷的周小林。”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说,这些爱情IP映照现代人的爱情观,与年轻人共鸣共情。以“爱情”为媒,带动文旅融合,探索将甜蜜“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