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5:20:00
记者10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蜘蛛新物种——蓝冠短尖蛛。
近日,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对自然保护区内蜘蛛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发现了上述蜘蛛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生物多样性数据杂志》(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上发表。
蓝冠短尖蛛,隶属刺足蛛科短尖蛛属,体长约2.8毫米,腹部背面具有明显斑纹,雌性生殖器结构(如交媾孔间距、大小和受精管长度)显著区别于同属其他物种。研究团队通过形态学技术,确认该物种为此前未发现的新物种。
据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军及蜘蛛生物学团队介绍,蜘蛛新物种以“蓝冠”命名,源自保护区内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以濒危物种命名蜘蛛新物种,体现了生态关联,呼吁公众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随着蜘蛛新种的发现,世界短尖蛛属有效种数量增至12种。”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科科介绍,蓝冠短尖蛛是短尖蛛属在中国中部省份江西的第6个物种,其发现进一步印证江西丘陵地带可能是该属的多样性演化中心。
刘科科认为,短尖蛛属“一山一种”的微域分布模式不仅揭示蜘蛛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分化,还暗示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能蕴藏着独特的生态关联。例如,丰富的蜘蛛资源或为食蛛鸟类(如白颊噪鹛、大山雀、红胁蓝尾鸲等)提供了稳定的食物基础。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森林鸟类及其栖息地为核心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全球极危物种蓝冠噪鹛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环境。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南昌晚报
记者10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蜘蛛新物种——蓝冠短尖蛛。近日,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对自然保护区内蜘蛛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发现了上述蜘蛛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生物多样性数据杂志》(Biodiversi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眼下,东白眉长臂猿“春禾”已经快6个月大了。它是云南省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繁育的第4只东白眉长臂猿,“毛球”与 “跳跳”的第二个孩子。正值春日。上午9点左右,它已经被工作人员从母亲怀里抱出来,来到哺育室。出生170多天的“春禾”,体重从 400克长到了1000克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古生物学家持续追踪探索、社会公众广为关注的恐龙化石又有重要发现——中国科学家最近在热河生物群研究“上新”两类恐龙新属种:属于中华鸟龙科(原“中华龙鸟科”)的新种凌源中华鸟龙和全新属种中国华诞龙。这项恐龙化石新发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一场盛大的候鸟集会。自3月3日至今,超10万只北归候鸟在此集结。夕阳西下,金色余晖洒在湿地,候鸟或在水面嬉戏,或振翅高飞,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生态画卷。(总台记者 郑颖 高鑫)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责
日,深圳莲塘海关在口岸监管中破获一起罕见的濒危野生动物走私案两名女性旅客试图通过人体绑藏方式将28只国际公约明令保护的“南美陆龟”偷运入境这是莲塘海关今年查获的又一起新型濒危物种走私案毕云霞深圳莲塘海关旅检一科副科长我们在对当天进境的旅客进行监管时,发现有2名穿着黑色长裙的女性旅客,她们的腰腹部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