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1:29:00
上海气象预报要换上“超级装备”了。今天(31日),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探索“人工智能+气象”应用落地。首次发布的AI气象预报模型“雨师”和“扶摇”将在今年汛期正式投运。
“雨师”由上海市气象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研发,专注于影响上海的突发强对流天气。上海中心气象台台长许建明介绍,“雨师”采用雷达三维数据训练模型,精准刻画雷暴单体的立体结构,这样雷暴单体的立体结构就能被看得清清楚楚,帮助人们判断对流天气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亡。
凭借这一独特优势,“雨师”有望将强对流预警时效提前15至45分钟,让城市灾害性天气防御将多出一段“安全缓冲期”。
“雨师”短临预警模型预报结果
“扶摇”聚焦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它是由上海市气象局、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打造,能够快速融合雷达、卫星、自动站、数值预报等多模态数据,率先实现区域级端到端同化和预报一体。
基于AI的高计算效率和高推理速度,“扶摇”可将气象预报频次从目前的逐一小时提升至逐10分钟级更新,预警精细程度更是有望深入到街镇一级。
“扶摇”短期预报模型预报结果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表示,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数据增强+AI模型+物理约束”的全新天气预报范式,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报上实现突破,推动天气预报核心技术向数智化迈进。同时,构建“高质量语料+气象智能体”的气象服务新模式,挖掘大模型在垂类领域的应用潜力,赋能航运、低空等产业发展。此外,上海还将全力推动气象人工智能应用走向国际舞台,通过输出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贡献上海智慧。
原标题:《上海两大AI气象模型将于汛期投用,强对流预警时效提前至少15分钟》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戚颖璞
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顺利举行。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更突破
【来源:劳动观察】152位在职教工,1844名在校学子,一座70余年薪火相传的育人殿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这个上海基础教育的摇篮,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如今,这道教育之光穿透课堂,温暖社区,照亮边疆,也正连接起更广阔的世界。2025年5月,团队接过“上海市模范集体”的烫金牌匾
高邮市气象台2025年08月16日16时32分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7-19日我市大部分乡镇(园区)最高气温将达35℃以上,请注意防暑降温。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联合提醒加强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大皖新闻讯 由于未来降雨趋弱,11日上午,安徽省变更发布了暴雨预警。8月11日10时00分,安徽省气象台变更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六安、合肥、滁州、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00-12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雨强30-60毫米/小时,局地超过6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