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24:00
“李少白拍故宫40年”系列丛书的第二本《紫禁之光:从黄昏到黎明》近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弦歌出版。
全书分日落、黄昏、黑夜、黎明、日出五条主线,章法鲜明,条分缕析,精选李少白先生各个时期的精品摄影佳作,忠实又艺术性地再现了这五个特殊时段故宫的诸般风姿,并蕴藏如下多层次的丰富内涵——
第一,从建筑来说,紫禁城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自带光芒,不仅浓缩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故宫堪称中国古代宫城规制的集大成者,是“文明之光”。
第二,从时间来说,因工作之需,李少白先生经常能在空无一人的故宫建筑群间穿行,甚至爬到了宫殿的楼顶,因此,其拍摄的诸多黄昏、黑夜、黎明时分的故宫摄影作品,具有极为鲜明的独绝性,放眼中国摄影界,鲜有摄影师能像李少白先生一样,难能可贵地捕捉到随着东方欲晓而阳气渐升的“时日之光”。
第三,从思想来说,本书收录了李少白先生多年间积淀下来的对摄影、美、故宫建筑等的深刻思考,散发着让人折服的“艺术之光”。
第四,从李少白先生拍摄的紫禁城黄昏到黎明的各种画面中,人们仿佛感到了中华文化经历了从沉寂到觉醒、从磨砺到复兴的壮丽历程。紫禁城是一座72万平方米的巨大宝库——百宝万货,又群英荟萃,凝聚着代表民族自豪感的“中华之光”。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表示:“李少白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摄影技艺,捕捉了故宫从黄昏到黎明这个特殊时间段的迷人景色。他的镜头下,故宫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的存在。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历史和文化的故事,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故宫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我深知故宫文化的珍贵与重要。因此,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将故宫的黄昏到黎明之美展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本书作者李少白,1942年生于重庆市,拍摄故宫四十余年,是国内拍摄故宫最多、最全的摄影师,故被誉为“故宫摄影第一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数码摄影》等杂志的编委,南京理工大学以及有关院校的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摄影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家地理》《文明》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李少白出版过的画册与图书有:《神秘的紫禁城》《走近故宫》《伟大的长城》《长城野韵》《看不见的故宫》《看不见的长城》《大美颐和》《四时故宫》《四时长城》《画里有话》等近20本。与他人合作出版过的画册与图书有:《摄影家的门坎》《叹哉!紫禁城》《李解:故宫之美》《故宫如梦》《故宫建筑之美》《不一样的故宫》《故宫新影》等10余本。
李少白举办《神秘的紫禁城》《看不见的故宫》《故宫印象》等个人摄影展10余次。其关于故宫和长城的摄影作品多次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展出;2017年参加第57届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记忆与当代”中国主题平行展。2020年与2021年,中国文化网分别在以色列和法国官网及新媒体平台特别推出“李少白故宫摄影展”,展览覆盖受众高达100万余人次。
2023年,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等单位授予李少白“国际文化大使”荣誉称号。
记者:钱欢青 编辑:徐敏 校对:杨荷放
近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经大会选举,央视主持人龙洋当选全国青联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据此前报道,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下午在京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青联新一届领导机构,其中马龙当选全国青联副主席。(此前报道:马龙,当选)龙洋
在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由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主办,中国财富网与南京牧云农牧科技集团(简称“牧云集团”)联合承办的“2025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将于7月6日在南京举办。这场汇聚国家级政策智囊、顶尖科研力量、行业领军企业的年度盛会,凭借权威的主办阵容、前沿的议题设置与专业的资源整合
步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展示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智能交互设备闪烁着未来之光,人工智能技术体验与互动区尽显“科技范”……7月2日,记者在这片刚刚投入试运营的创新热土上,切身感受到了南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南宁以开放之姿抢抓机遇,高标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记者马卓言、许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给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中方也欢迎更多外国优质品牌进入中国大市场,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有记者问:近段时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知名饮品品牌在海外上市引发关注。不少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成为
7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段时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知名饮品品牌在海外上市引发关注。不少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成为外国民众的消费新宠。外媒评称,中国产品已经告别了复刻西方品牌的时代。发言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毛宁:的确,中国品牌凭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蕴、设计灵感以及融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