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睢阳区:聚力城乡“1+3”重点工作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6:2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沈志远 张萌

夏粮丰仓廪实,沃野机器轰鸣,一座座“共富工坊”在乡村中焕发生机,一片片流转土地孕育着规模化经营的新希望。商丘市睢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城乡“1+3”重点工作,即“1”是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3”是产业发展和回归经济、人居环境改善及和美乡村建设、镇区治理,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共富工坊,指尖技艺产业兴。睢阳区深挖“一镇一特色产业”潜力,精心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共富工坊”产业园区,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区正加速推进冯桥镇户外服装、路河镇童装、郭村镇藤编、坞墙镇户外服装、高辛镇手工艺品加工、毛堌堆镇休闲服饰以及闫集镇机械制造等特色工坊建设。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致力于实现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和“蝶变”,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当前,全区共发展共富工坊1543家,分散加工点9662户,带动就业9.2万人,人均年增收3.55万,带动城乡消费增长20%以上。

土地流转,沃野聚变效益增。为加快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睢阳区通过创新机制、培育新型主体、强化政策支撑等有力举措,成功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一方面,规范全区土地流转行为,积极推广使用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在全国土地流转监管平台对流转合同实施网络备案,强化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今年以来,全区共计在全国土地流转监管平台备案面积共计113000亩。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全区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39家,包括家庭农场7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86家。通过引入中原粮仓、中化等专业种植公司,支持种粮大户和职业农民发展,睢阳区正加快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规模化耕种模式。此举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更让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向二、三产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收入来源。

环境整治,点“废”成金乡村美。睢阳区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硬任务,通过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质量,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与厕所粪污协同治理,持续发力、全域深化。今年以来累计清理垃圾堆(带)38233处,整治坑塘722个,拆除乱搭乱建1007处,清理乱堆乱放杂物24318处,拆除残垣断壁1146处,整治“空心院”449个,有效治理小养殖场、小作坊及农户污水直排175处,清除黑臭水体152处。特别加强对S327、S316等主干道沿线的整治力度,对违规铁皮围挡、废旧房屋、旱厕等应拆尽拆,显著提升了路域环境面貌,真正让乡村环境更优美、生活更舒适。

通过扎实推进城乡“1+3”重点工作,睢阳区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改善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睢阳区将持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睢阳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