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娄底冷水江:杂草一米多高, “半拉子”产业路卡在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1:18:00    

今年3月,娄底冷水江市委第三巡察组在对锡矿山街道办事处洞下村党支部开展巡察时,村民们的一番倾诉,揭开了一段“半拉子”产业路背后的心酸与无奈。这条承载着村民致富希望的道路为何会陷入烂尾的困局呢?请听报道《巡察破局 “半拉子”产业路拉通了》。

当巡察人员来到锡矿山街道洞下村走访时,村民们簇拥着他们,指向一条杂草丛生的断头路,情绪激动难平。

一位头发花白的村民声音哽咽,他说,这条600多米的产业路,本来说去年底就能修好,可只修了200多米,完全就是个“半拉子”工程!路没修好,杨梅熟透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掉在地上烂掉,板栗运不出去,只能贱卖出去。

黄婧璇:这条产业路没有修通,村民们只能靠人工把水果转运出去,这样的话,不仅效率很低,而且因为时间的原因,造成大量的损耗。

在现场,巡察人员看到,生机勃勃的果园与荒芜破败的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条产业路连通果园和主干道,仅开挖了一小段毛坯路,路基没有完全压实,路面只简单地做了一些碎石铺装,被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

黄婧璇没有被推土机推平的地方,已经长出一米多高的杂草,人都不好走,车辆完全通行不了。

产业路是民生工程,决不允许把“民生账”算成“糊涂账”!

经深入了解,这条产业路规划全长639.7米,连通村里的杨梅园和板栗基地,承载着全村产业发展的希望。然而,工程仅完成228米便戛然而止,停滞长达3个月之久。道路不通,洞下村100多名村民满心的期待化作失望,原本指望靠这条路打开农产品销路,增加收入,如今,却只能望“路”兴叹。

道路为何卡在半路呢?资金短缺是产业路建设受阻的最大“拦路虎”。由于前期预算不足,后续资金迟迟未能到位,工程被迫陷入停滞。此外,土地协调问题也成为施工过程中的“绊脚石”。

吴艳辉:项目涉及到部分村民的土地征用和调整,各方利益诉求难以平衡,导致矛盾经常发生,项目施工进度严重滞后。

吴艳辉说,责任监管的缺位,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使得民生工程逐渐沦为了一笔“糊涂账”。

吴艳辉:村委会将道路建设工作全部打包给包工头后,就不管了,没有及时跟进工程进展;锡矿山街道办在将项目纳入申报范围后,也没有进行有效监管,没有及时跟进项目。

巡察组深知,这条路不仅是一段普通的道路,更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路。随后,巡察组迅速行动,将问题进行交办,并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开展现场办公,明确各方责任,协调多方资源,优先保障道路施工建设资金。同时,协助村里重新制定了剩余411.7米产业路的施工方案,为工程重启扫清障碍。

停工多日的工地再次响起机器的轰鸣声,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仅三天时间,产业路顺利拉通了。在巡察组牵线搭桥下,洞下村与助农先行官、农村直播电商达人等签订了杨梅、板栗直销协议,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道路修通后,村民杨许智再也不用担心自家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了,他给人算起了经济账。

杨许智:现在,货车能直接开进果园,水果不仅能卖出好价钱,而且省时省力,每户至少能增收1千块钱。

这条产业路的贯通,不仅拉通了农产品的出山路,更连通了党和群众的心,彰显了巡察工作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稿件来源:《清风侠在路上》

通讯员:肖斌、谢龙

审核:苏思卉、晨光、钟林、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