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0:00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为深入推进以“党建红+生态绿+科技蓝”为特色的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研学活动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近日,阳泉市城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党组织纷纷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让思政教育焕发实践活力。
追寻历史 铸魂党建红
近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阳泉市第三中学校、阳泉市北大街小学、城区义东沟小学联合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活动,组织师生1300余人登上狮脑山顶,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齐声高唱国歌,激昂雄壮的旋律在山峦间久久回荡,爱国之情在每个人心中澎湃翻涌。阳泉市实验小学组织四、六年级300余名师生走进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桐峪1941博物馆,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红色研学活动,追寻革命历史,践行精神传承。阳泉市第六中学、十九中学、新华小学、北岭小学、南大东街小学等学校纷纷以清明节为契机,组织师生赴百团大战纪念馆、军事文化园、石评梅广场等地开展红色思政教育,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从珍贵的文物资料中感受红色历史文化的深沉和厚重,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
触摸自然 深耕生态绿
阳泉市新泉小学党支部、大队部带领六年级师生赴阳泉市郊区荫营镇“古生物化石保护区”,开展课外知识综合实践之旅。3.1亿年前的木化石群、2.9亿年前的瓣齿鲨化石、世界首次发现的白氏桃河兽化石……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自然,探索古生物奥秘,对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在心中种下了保护生态的种子。阳泉市第四中学、上站小学、下站小学分别组织党员和学生前往社区、街道、公园开展保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打造生态绿。
沉浸体验 探索科技蓝
阳泉市滨河幼儿园师生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踏入阳泉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开展防震减灾研学活动。“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和“中国地震带分布”动态沙盘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戴上VR设备,孩子们穿越虚拟地震场景,在“倒塌街道”中寻找逃生路线,培养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实践操作“测震仪器”捕捉地震波形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兴奋地呼喊:“地震波被我抓住啦!”此次研学以互动体验与科技探索为途径,将防震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成长课程,深化了思政教育内涵。城区实验幼儿园果果班全体幼儿在老师和家长们的陪伴下走进阳泉市110千伏马家坪电力文化遗产教育基地,了解电力设施发展历史和电力工作原理。北大街幼儿园师生走进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探索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观察机器人和电子狗的精彩表演,观察学习陶艺的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科学的神奇奥秘。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阳泉市城区各学校、幼儿园将继续探索创新“大思政课”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精心挑选教学素材,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北京市水文总站2025年7月28日9时00分发布洪水红色预警:蓟运河流域桑园断面已出现红色预警级别洪水。请市民远离河道,确保自身安全。来源:北京应急
7月24日,海陀山麓晨曦初照,一群朝气蓬勃的身影集结完毕。由延庆区委政法委、北方工业大学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护林有法”生态夏令营第一期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延庆区的青少年与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化身小小护林员,开启意义非凡的旅程。旅程首站是张山营镇的“零碳小屋”护林员之家。这座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屋
7月21日,参加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的台湾师生们继续他们在南京第三天的旅程。21日上午,台湾师生团来到了有着天下第一翁城的美誉的中华门。中华门旧称“聚宝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长干桥北侧,作为明代南京京城城门中气势最为恢弘的一座,它拥有着“三道瓮城、四道券门”的独特形制,它不仅展现了古
7月16日19时许,中山城区上空出现了一道绚丽的晚霞。进入7月,中山进入了高温酷暑时节。黄昏时刻,绚丽多彩的晚霞把中山这座城市装扮得格外美丽。7月16日,红霞映照着中山城区,显得特别动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7月16日,红霞铺满中山城区西边的天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7月8日中山城区出现的绚丽晚
在西南联大复原教室内,一排排质朴的木椅静立在时光里。它们被联大师生亲切唤作“火腿椅”——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彼时山河破碎,学校甫一建立便陷入物资极度匮乏的困境,而这种兼具课桌功能的简易木椅,因节约成本、节省空间成为课堂标配,又因形似云南当地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