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7:33:00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三家人因一场意外相遇,而后的十九年里,他们亲如一家。
“范阿姨,我们来看您了……”4月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处公墓,杨晓辉、陈美英夫妇缓缓走到范庆芳老人的墓前,轻轻擦拭墓碑哽咽着说。此时,老人的儿女们站在一旁泣不成声。
两家人的缘分要从19年前说起,2006年5月13日上午,时年68岁的范庆芳老人带着四岁的外孙在小区附近的气蹦床上玩耍。当时,她的老年大学同学李萍恰好路过,两人便站在旁边聊天。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气蹦床被掀出五六米远后倒扣在地上,正在玩耍的3个孩子被困其中。在救孩子的过程中,范庆芳、李萍两位老人及另一位家长不幸被砸伤,随即被送往医院。
“当时,妈妈受伤最重,左胳膊一共三处骨折,李阿姨头部等多处受伤。”范庆芳小女儿石蓉沅回忆,住院期间,妈妈一度靠打杜冷丁止疼。
然而,当得知杨晓辉、陈美英夫妇,为了给家中身患白血病的孩子筹集医药费,买来气蹦床经营,结果只干了10来天就发生意外,范庆芳立刻提出自己不治了。
“妈妈当时就说,‘我已经活了68年快70岁了,孩子才3岁,她有活下去的权利,先救孩子!’”石蓉沅说,当时,妈妈和另一位伤者只住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提前出院了,李萍在受伤当天就离开了医院。
两位受害者不仅未责怪杨晓辉一家,反而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小杨帆捐款,学校也及时组织募捐,范庆芳、李萍带头献出爱心。当小杨帆病危,半岛都市报联合多家单位发起“再助小杨帆”行动,又是范庆芳和李萍两位老人带头捐款。
范庆芳和李萍两位带头救助小杨帆的故事感动了全国,19年来,作为小杨帆的父母,杨晓辉、陈美英与这两个大家庭始终保持着密切往来,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小杨帆虽然不幸去世,但她留下的眼角膜让别人重见光明。她的父母杨晓辉、陈美英也将余下的8万余元善款转给其他需要帮助的病人。
爱心一直在延续。范庆芳、李萍也在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的家人。
主动给失业的陈美英找工作。为了帮助陈美英走出痛失爱女的阴影,石蓉沅邀请她利用业余时间到公司来帮忙……一来二去,陈美英也会常常帮石蓉沅照顾年迈的父母。“哥哥在新疆工作,姐姐远在美国,每次都是英子第一时间赶来帮忙。”石蓉沅说。
2014年的一天,范庆芳在家中突发疾病,“那一次,妈妈在医院住了10多天,是英子和我一起忙前忙后。她就像照顾自己的妈妈一样,不仅服侍饮食用药,还给老人清理大小便……”说着说着,石蓉沅又红了眼眶。
这些年来,杨晓辉、陈美英隔三差五就上门看望李阿姨和李大叔,对待老两口就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刚从范庆芳老伴石明家出来的杨晓辉夫妇二人,又带着礼品匆匆赶往不远处的李萍家中。
时间过去了近20年,他们依然住在当初的老房子里,彼此都不愿意远离,用行动延续着陪伴与爱。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刘鑫 郑成海 王洪智 刘文 大众新闻编辑 刘宪伟 设计 魏亦汝 实习生 孙凯歌)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高手在民间!64岁农民自学绘画,技艺惊人被赞“才子”
开屏见“好”|十年创作百件革命主题泥塑,75岁退役老兵以匠心捏出红色传承路
开屏见“好”|农民爱迪生!青岛大叔造“辣椒神器”征服95%国际市场
本报讯(记者 韩睿)7月11日,天朗美域社区,一场因家庭琐事引发的风波在社区网格员和民警的及时干预下得以平息。八旬老人郭大娘被儿子推出家门,经调解后儿子深感懊悔,承诺善待母亲。 当日上午,新兰路78号院3号楼居民向社区网格员崔永凤反映,该楼栋的郭大娘被其子连人带轮椅推出了家门,崔永凤立即联系社
今年62岁的功夫演员李连杰,塑造了众多银幕经典角色。即便这些年李连杰淡出娱乐圈,观众还是不断重温着他的功夫电影,怀念银幕上有他的时代。近日,李连杰在采访中谈及了自己人生中多个抉择背后的故事,也回应了网络多次传出他已去世的传闻。因为17岁时参演了电影《少林寺》,李连杰一炮而红。年少成名的他立即感受到了
据“微信派”消息,微信公众号又多了三点新“看法”。“看法”一:看过的还想看 看过赞过划过的,都可循。总在茫茫文海中寻找曾经爱看的那篇文章?现在,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就能看到过去点赞收藏、划线和看过的所有内容。左右滑动查看 安卓用户还能通过这里进入:“看法”二:好看的点赞看 双击屏幕,点赞更
据新华社拉斯维加斯7月11日电 11日,中国球员杨瀚森在美职篮(NBA)夏季联赛迎来代表波特兰开拓者队的首秀,他首发出场拿下10分和全队最高的5次助攻,助球队以106:73大胜金州勇士队。杨瀚森当天出场24分钟,司职中锋的他在场上扮演着高位策应和传导球的重要角色,并展现了自己从三分线外到篮下的多种攻
文|心湖积雪————当暮色漫过层峦叠嶂,云雾深处的茅庐里,或许正燃着一炉松火。那些选择遁入山林的人,究竟在逃避什么?又在追寻什么?忽然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隐士的话题。“隐士” 二字,看似是对尘世的疏离,实则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精神符号。而藏在史卷里的他们,究竟有多少人曾在深山更深处,凿刻过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