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点名通报处罚到人!对违规补课就要动真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31:00    

澎湃首席评论员 与归

近日,教育部印发《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典型案例》的通知,点名通报了多地多起案例。如河北对组织高三学生违规补课的中学取消三年内省级评优评先资格;江苏对假期违规补课的4所学校取消相关荣誉称号;河南对提前开学、违规补课的几所学校全省通报批评,其中三所学校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细看案例,这一波整治查处直接涉及评优评先、绩效考核、项目申报、经费奖补等;且对顶风违规、屡禁不止的学校,严肃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责任。处罚到人、直接触及利益,这就是要以鲜明的态度宣示:规定就是规定,要求就是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前不久,“普通高中周末双休”的话题引发热议。此次教育部在上述通知中明确,将合理安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作为“底线”,将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红线”。

是时候认识到,“底线”和“红线”就是“高压线”,是带电的,碰不得,碰了就要付出代价。也只有这样,科学的作息规律和教学规律才能被遵循,孩子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从健康的角度讲,成年人尚且需要双休、假日,何况孩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部其实早有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只有先写好健康这个“1”,才有不断加“0”的可能。

有些人会拿自己“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要求孩子。但扪心自问,自己当年一周只休息一天或半天、寒暑假减半乃至大半时,自己过得真的开心吗?身体和精神状态真的在线吗?这样的青春自己还愿意再来一次吗?

从教育的角度讲,也并不是无限地投入时间,就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成绩。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才是科学的学习节奏,才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向。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谈及“空心病”的原因时表示,“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被过度严格管控,孩子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必要的自由闲暇时间去主动探索生活、社会、自然、世界,他们无法在探索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只有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让他们更加自主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培养和拓展兴趣爱好,才能真正达成“育人”的效果。相反,把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填得满满当当,把他们的人生安排得明明白白,很可能适得其反。

从法治的角度讲,中小学生周末双休是法定的休息权利,任何组织与个人均不得侵犯,当然也包括学校和家庭。这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刚性要求,不存在也不允许有弹性与变通。法律法规也好,政策要求也罢,也只有被广泛遵守,才能完全其“存在”。

此番公示这些动真格的案例,就是要形成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警示更多地方的更多学校:真的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了。

我们常常感叹,教育卷、卷教育,如果连最基本的作息规则都不遵守,连最基本的休息权都要剥夺,孩子又怎么能够松弛下来、健康起来?



本期编辑 邹姗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