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9:43:00
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加速重构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的核心引擎。2025年,大模型技术进入“深水区竞争”阶段。在海洋领域,如何将大模型与海洋产业深度结合,仍是全球未竟的产业蓝海。
4月27日,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行,会议以“AI赋能蔚蓝 场景驱动未来”为主题,将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技术提供方和海洋领域应用场景需求方共81家单位汇聚一堂,让他们精准对接,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帮助更多大模型创新应用快速落地和市场化、产业化,助力青岛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青岛以“海洋+AI”破题,集聚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聚力构建覆盖海洋科研、产业、治理的海洋大模型生态。当前,青岛正推动大模型技术穿透现代渔业、蓝色能源、海洋装备等产业链条,打造全球海洋人工智能革命策源地,为新一轮海洋经济长波周期注入青岛样本。
目前,青岛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初具规模,海洋数据种类齐全、算力设施齐备、科研创新加速、模型不断推出、场景赋能明显。青岛围绕现代渔业、海洋气象预报、智慧港口建设、海洋药物筛选与研发、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海洋文旅等领域,梳理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抢滩登陆海洋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导航地图”。
青岛依托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门类,已形成涵盖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等领域的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同比增长6.6%,青岛科创沃土丰厚,拥有涉海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43家,住青涉海“两院”院士达22人,海洋人才近40万人。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赛道,青岛在政策、数据、算力、模型、生态等方面不断发力,促进“海洋+AI”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会上发布了海洋渔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梳理形成的一批海洋人工智能领域场景需求清单和需求图谱。
崂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万钊在推介会上向全球企业发出盛情邀约: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一个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正以“产城融合”之势加速崛起。汇聚涉海人工智能企业30余家、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8个,集聚顶尖科研资源与智能算力网络,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以“三生融合”理念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配套10亿元人工智能专项基金与全周期政务服务体系。
“目前我们公司自有模型是面向网箱养殖场景,是安装在边缘场景或机器人内部,目前应用的模型比较小巧。”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研发主管张臻介绍,他们对能结合鱼类行为数据进行智能化决策分析的大模型需求强烈。“这次希望能与大模型对接,帮助我们产业做得智能化、无人化。”张臻说,目前公司正在与青岛国实科技集团进行对接。
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国实研究院副院长苏亮发布了该公司专注于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多场景大模型——“海星大模型(SeaStar)”,该模型用于海洋来源活性成分挖掘,海洋分子活性预测、海洋分子结构优化、海洋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等多个临床前后期应用场景。
会上,山东移动、山东港口、华为、浪潮云洲、华控智加、励图高科、冠成软件等7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供为企业进行了推介,展示了各自在海洋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山东港口构建港口大模型“123N”架构。目前完成“港口大模型”(一期)建设,建成港口合同审查大模型、港口供应链方舟TaaS大模型等2个垂直模型;搭建山港小“Ai”大模型助手。以上大模型场景累计服务2万+企业、57万+个人用户。
会上,组织开展了大模型产品和需求的集中推介,山东移动、山东港口等7家供给企业,北海造船、青岛中远海运等6家海洋领域头部企业进行了供需推介。展示了各自在海洋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
海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超大型港口行业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浪潮海洋智慧科技、人工智能海洋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等4个海洋人工智能协议成功签约,青岛海洋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这些实打实的项目正转化为海洋AI驱动新型生产力跃升的实践样本。该实验室将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为青岛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注入核心驱动力。
参与会议的有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崂山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相关负责同志,华为、腾讯、百度等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技术提供方和北海造船、山东港口、蓝色种业、深远海养殖公司等海洋领域重要企业应用场景需求方。
快科技7月2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3755个,其中中国企业贡献1509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这标志着我国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并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速渗透落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6次报告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
来源:央视频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2025中国·AI盛典》也于同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启幕,并将隆重揭晓“2025年度AI人物”。这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聚会,以上海作为重要窗口,展现出中国AI产业的蓬勃生机。盛典特别
今天(7月25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并回答记者提问。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高洪岩介绍《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有关情况。《山东省港口与航道
固态电池被视为全球动力电池下一代技术竞争的焦点。7月以来,多家企业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从去年氧化物与硫化物的技术路线之争,到今年聚焦中试线建设进展,预计明年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产业规划相继实施,行业目光将转向谁能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有受访专家对记者表示,固态电
《科创板日报》7月23日讯(记者 陈俊清)7月25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将在上海松江举行。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科创领袖大会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闭门会”备受瞩目,有望成为集成电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