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组工新论】对症下药破解“水土不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8:55:0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这一部署既体现了对基层治理人才的战略考量,也直指当前年轻干部培养的痛点堵点。破解“水土不服”困局,需对症下药。

找准“病根”。年轻干部“水土不服”,“病根”在于一方面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脱节,部分干部对农村工作复杂性认识不足,处理矛盾时“书本知识用不上,群众语言听不懂”。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考核年轻干部“重显绩、轻潜绩”,少数年轻干部将基层经历视为“镀金跳板”的思维定式,存在“过客”心理、畏难情绪,导致不敢做事、不想做事、不能做事。

找准“方法”。解决“水土不服”不能靠“自然生长”,要完善系统培养机制,构建“理论+实战”双轨培养体系。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发“矛盾调解实训营”“产业发展沙盘推演”等实战课程,让年轻干部在模拟村民议事、突发事件处置中掌握“土办法”,积累“土经验”。建立“双导师帮带制”,推行“双导师制”,为年轻干部配备乡镇班子成员作为“政治导师”、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导师”。注重“精准滴灌”,做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

另外,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合理包容,让“试错”成为“成长”的阶梯。

(作者单位:黔东南州黄平县委组织部)

作者 潘江平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