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3:01:0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瞄准湖南水稻、油茶等特色农林资源优势,精准对接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打造“食品加工”高地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挥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优势,创新构建了“四维贯通、四链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四维贯通,重塑人才培养基因图谱。学院创新提出“红蓝橙绿”四维动态育人目标。以“红”色思政为引领,“蓝”色知识为基础,“橙”色实践为标准,“绿”色创新为驱动,构建“价值引领+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四维联动的食品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思政+理论+实践+创新”模块化课程魔方;同时,通过与行业协会共建年度更新的“产业人才能力需求热图”,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与实践的动态调整与精准适配。
四链耦合,打造协同育人生态圈。学院搭建“研—产—训—创”联动贯通的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国家级平台(技术孵化)—中试车间(技术验证)—科技小院和专家工作站(成果落地)—创新创业平台(商业转化)”形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市场”的完整链条;构建“内环”(学术评价)、“中环”(产业评价)和“外环”(社会评价)的“三环”评价体系,由思政导师、专业导师、行业导师、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打分,建设“知识+能力+责任”三维评价模型;构建人才质量追溯系统,建立毕业生“成长树”数据库,追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研发产出等数据。
硕果盈枝,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显担当。通过改革与实践,学院的学科能力不断增强,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增国家级平台2个(其中1个为共建),新增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人才等33人次;培养了食品类研究生1200余人,领军人才不断涌现,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省级优秀党员等;科技成果在全国30多家企业转化应用,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任佳丽 张琳 谭智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瞄准湖南水稻、油茶等特色农林资源优势,精准对接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打造“食品加工”高地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挥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优势,创新构建了“四维贯通、四链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四维贯通,重塑人才培养基因
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战”。按照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专题推进会部署,各地、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争取前三季度基本完成深化提升行动既定任务。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各领域也陆续涌现出了国企改革的“
发布聚青就业创业“28条”、出台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更好推动产才“双向奔赴”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招聘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的侯麟拖着行李箱奔走于各个招聘企业展位间。
遵义市桐梓县花秋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党员、大户示范带动,在该镇14个村(社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如今,肉牛产业成为该镇支柱产业,村民过上了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幸福小康“牛”日子。近日,记者走进花秋镇兴河村肉牛养殖户吴开龙的养殖场,当天他出售了5头大肥牛给遵义市肉牛收购客商刘斌,脸上露出收获
【来源:新华网】近年来,银山镇立足丰富的水域资源禀赋,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坚持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渔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蓝色粮仓”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银山镇坐拥广袤的水域面积,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当地政府科学谋划,编制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