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经评论:加强涉企收费监管 期待“药到病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8:1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等4张收费目录清单,取得了积极成效。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0项,减少幅度73%,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至32项,减少幅度70%;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至20项,减少幅度33%。

但也要看到,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在一些地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情况仍不时出现。无论是打着严格执法的幌子逼企业就范,还是巧立名目忽悠企业,都加重了企业负担。针对企业的“土政策”必须清理,只有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才能走出“清理—缓解—反弹”的怪圈。

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是《指导意见》的亮点。通过制定清单给企业一个“明白账”,包括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清晰理解每一个收费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收费行为。“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则将收费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当乱收费认定有了硬指标,若是有人再 “乱伸手”,相关部门很容易做到“精准打击”。

列清单只是第一步。事前建立目录清单和完善评估审核,事中加强常态化宣传解读和跟踪监测,事后完善问题线索的收集和处理机制,《指导意见》要求对涉企收费进行全链条治理。以完善评估审核为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审查的范围、标准、规则、程序等,拟从集中清理存量违规收费政策措施和加强新出台政策措施合规审查两个方面发力,旨在守好“第一道门”。

进一步看,治理涉企违规收费也将促进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实施。2024年,全国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26万亿元,占比72.7%。在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管理服务措施的助力下,民营企业经营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当然,减税降费是综合性“一揽子”政策,涉及的部门很多,需要加强协同、系统推进。比如,工信部将出台2025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会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如何管好涉企收费,《指导意见》已对症下药。各地区、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让广大经营主体轻装上阵、放手发展,更多的政策效果值得期待。(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