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8:32:00
4月11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2023年广州创新指数得分为125.64分,与作为基数年的2020年相比,2023年广州市国家战略、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4个一级指标得分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创新生态这一指标提升最为明显。
广州创新指数及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根据区级创新指数的评价方法,2023年广州各区齐头并进,创新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得到改善。其中,黄埔区、天河区、南沙区、番禺区位居前四位。
据悉,《报告》以2020年至2023年数据为基础,市级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区级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由10个核心指标构成,持续监测和评价广州市及各区创新发展水平。
广州11区创新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黄埔区、天河区、南沙区、番禺区位居前四位
2023年广州各区齐头并进,创新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得到改善。其中,黄埔区、天河区、南沙区、番禺区位居前四位。
2023年广州各区创新指数综合得分情况。
黄埔区综合创新水平稳居全市第一,近年创新资金和人力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表现突出,创新环境优越,8项指标在广州11区中得分均为最高。
天河区创新水平表现优异,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财政科技支出2项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一;创新平台建设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得分居全市第二。
南沙区创新发展势头较强,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三,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5项指标得分超过80分,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番禺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科技企业发展迅速,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二,创新平台建设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三。然而,技术合同成交额这一指标得分在全市排名最后。
海珠区创新载体能级不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每万从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产出、创新平台建设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指标得分均居全市第四。
花都区创新投入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质效齐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二,财政科技支出、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和技术合同成交额指标得分居全市第四,专利产出、创新平台建设指标得分较低。
增城区科技创新发展较为均衡,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R&D经费支出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三,8项指标得分在11个区中排名均在第六至第八名。
越秀区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较多,专利产出效能释放、创新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专利产出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幅居全市前列,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排名靠后。
从化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每万四上企业法人中“四上”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指标得分进入全市前五,但财政科技支出、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指标得分排名处于末位。
白云区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财政科技支出增速较快,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五,创新平台建设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成效渐显,指标得分均居全市第七。
荔湾区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产业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指标得分在全市排名第三,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和技术合同成交额指标得分均居全市第七。
广州顶尖各层次创新人才密度高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有所下降
《报告》也从国家战略、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对2024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进展进行监测与评价。
广州国家战略二级指标得分。
2023年广州服务国家战略得分为118.99分,在一级指标得分中排名第四。在5个二级指标中,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得分最高,其次是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再次是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23年广州每万名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数为50.03篇/万人,较2020年(61.04篇/万人)、2021年(66.26篇/万人)、2022年(56.33篇/万人)有所下降。
广州产业创新二级指标得分。
产业创新指标得分为123.34分,年均增长7.78分。其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指标得分最高,然而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相较于2022年均有所下降。《报告》指出,广州应进一步激发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州成果转化二级指标得分。
成果转化指标得分为130.01分,年均增长10.00分。其中,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得分最高,其次是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技术合同成交额,反映广州区域内企业创新产出活跃,技术市场需求旺盛,科技创新创业支撑能力强。但高新区营业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48.18%,较2022年下降3.99个百分点。
广州创新生态二级指标得分。
2023年创新生态指标得分为130.22分,年均增长10.07分。其中,每万名从业人员R&D活动人员数指标得分最高,其次是高被引科学家数和每万常住人口在校研究生数量,说明广州顶尖各层次创新人才密度高、未来支撑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力量雄厚。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编者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
身披正义铠甲,守护纯真童年。在广州,“清风侠”早已成为“护苗”行动的鲜活符号。今年以来,广州市以“清风侠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为核心抓手,联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出书展互动、短视频传播、创作征集、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活动,将“护苗”理念延伸至校园、社区、文化场所等城市各个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乔雪峰)在原木色系的禅房中,一群老人正在打太极;不远处茶室里几个老大爷悠闲地聊着天;歌舞室内,一位银发奶奶正在专注地练习发声;在家里的李阿姨也通过线上课程每天打卡学习,让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教育及银发经济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
北京快递配送拟再提速。8月27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邮政管理局会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快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到将在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打造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大型快递专业园区,形成全市快递服务及相关产业集群的两大聚核。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郑青亭 摄近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在北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投资已超过250亿美元,为巴基斯坦夯实发展基础、加速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他表示,希望两国携手打造走廊“升级版”,将商业合作拓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