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工机器人卢瀚宸: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商业化落地成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34: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 郑棋文】“目前,行业内已经具备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能力,但是产品的性能和配置未必可以适用于我们的现实场景。”4月10日,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在2025(第二届)高工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峰会现场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提到,我们应该警惕人形机器人所谓的“量产陷阱”,规模量产并不等同于商业化落地成功,从产品到工程化部署还有N个坑要填。

在卢瀚宸看来,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中短期内并不清晰,尚处于摸索阶段。“不论是工业应用还是商业服务,人形机器人必须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卢瀚宸说,许多有意愿要进入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对于应用场景的理解并不充分,这本质上是因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能力还不够强,如果技术足够强大,就不需要挑选特定场景。

“现阶段,技术能力才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卡点,而不是生产成本等。”卢瀚宸说,国内厂商在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和本体制造上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各类厂商的内卷也很严重,真正实现量产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在硬件方案和软件技术路线尚未真正收敛之前,现阶段的内卷某种程度上属于无效竞争。

卢瀚宸认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应采取务实路径,即首先专注于特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开发,实现这些场景中的极致表现后再进行整合,逐步过渡到泛用型机器人。

“作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在汽车制造的搬运、上下料等细分环节出现一些商业化落地的案例,尽管这些案例在效率、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可能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场景应用也会助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卢瀚宸预测,人形机器人市场将会在2026年开始在ToB端起量,在2030年开始在ToC端起量。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