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47:00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抢抓农时,积极备战春耕,农机在田间穿梭翻整土地,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4月15日,赛罕区巴彦街道郭家营村、白塔村种植业合作社联合体在白塔村种植基地举行了春播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当地玉米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种植迈入了新阶段,赛罕区的春耕备耕工作也开启了新征程。
活动现场,六台新型双膜播种机在田间穿梭作业。赛罕区农牧水利局、巴彦街道以及两家种植业合作社的代表和农户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科技赋能下的春耕新图景。
据了解,今年两家合作社联合体流转土地4000余亩。本次春播聚焦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基地全面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通过优选品种、导航无人驾驶标准化播种作业和智能化水肥管理,亩均保苗株数可提升至5500株以上,较传统种植密度增加30%,预计单产可突破1000公斤/亩,较普通地块增产40%以上。
为保障密植条件下的水肥需求,田间还配套建设了水肥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土壤墒情监测、滴灌管网和精准配肥装置,实现水肥同步输送。与传统漫灌方式相比,可节水35%-40%,肥料利用率提升25%,每亩节水80立方米。
机械革新同样引人注目。双膜覆盖播种机一次就能完成覆膜、播种两道工序,配合加厚高强度地膜,保墒抑草效果提升50%,地膜回收率可达85%以上。这不仅解决了白色污染难题,还延长了保墒期15-20天,出苗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作为区域种植业联合体,两家合作社通过“五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采购农资、统一耕种、统防统治、统一销售)实现了资源高效配置,使地膜成本降低了18%,植保无人机统防作业效率提升了3倍。
今年以来,赛罕区以“稳粮保供、提质增效”为目标,持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紧抓品种选育、技术推广、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努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同时,赛罕区还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并持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大农机具检修保养力度和统筹调配工作,全面掀起春耕备耕热潮,为全年农业丰产丰收筑牢了根基。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赛罕区正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在广袤田野上播撒希望。随着春耕备耕工作的扎实推进,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必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景,为乡村振兴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赛罕融媒/刘士瑒、陈铎
夏季生产战役打响以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全员以“满弓劲发”的奋斗姿态,持续加压奋进,通过加速措施井进度、深化油藏动态分析、深入挖掘上产潜力,精准施策,不断优化生产组织运行,全面掀起新一轮上产攻坚热潮,以实干担当绘就稳油上产的“新答卷”。面对夏季高温多雨的不利影响,吴起作业区紧盯措施井投产目标
【来源:徽州发布】关于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提示函全区各用人单位:伏天已至,暑气蒸腾。当前我区气温持续攀升,为切实做好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工的防暑降温工作,持续关爱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健康权益,现就有关事项提醒如下:一、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各用人单位需结合生产特点和实际条件,建立
为防范机械行业生产安全事故,6月30日,西平县应急管理局组织执法力量对辖区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与员工生命健康。检查前,该局结合机械行业生产特点与过往事故案例,梳理出机械伤害、电气火灾、有限空间作业等风险点,制定专项排查方案。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设备
【来源:广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_广西联播】6月24日至25日,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专家组一行3人到柳州市柳城县,就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家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服务指导。专家组来到柳城广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该公司桑叶及其他中药材原料种植基地和加工生产线,了解桑树资源在中药材、兽药产业利用的市场前
【来源:山西日报】今年麦收之际,在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曲村田间,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收割小麦,一片丰收景象。薛俊摄 6月24日,记者从省农机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小麦收获进度达99.64%,累计收获小麦817万亩;投入玉米播种机2.8万台,完成复播玉米495.9万亩,已基本完成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