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5:32:00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历经21届发展,文博会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迸发出的澎湃动能,文博会也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
今年的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多项指标迎来新高、多个项目属于首创。
5月22日拍摄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繁荣场景展示文化产业蓬勃动力。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中,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展馆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其中,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比上届增加224家;线上参展企业2980家,比上届增加41家。
——“海外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海外展商、海外专业观众等国际合作多项指标达历史新高。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国际化占比达20%。其中,线下参展海外展商132家,线上参展海外展商173家;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线下参展国家和地区40个,线上参展国家和地区25个。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3.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其中1.2万余名线下参会,2.3万余名线上参会。
“文创中国”展区吸引全国各地百余家机构、企业参展;泡泡玛特等潮玩产品代表也集中亮相。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博览会交易功能“硬实力”增强。作为一场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期组织近200场包括新品发布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订货会等在内的活动。仅开幕式首日,广东展团18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顺利签约;湖北省有关企业完成了6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签约,总金额达28.3亿元;浙江省莲偶科技(海宁)有限公司实现签约金额7亿元,拿下本届文博会开展以来浙江参展企业最大订单……数据显示,自第一届文博会开办以来,文博会累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服务企业超4.5万家,展示展品200万种,堪称全球文化贸易的“超级市场”。
——文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0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63亿元,增长8.2%。2024年,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的51.5%、全国的9.1%;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6.1和5.5个百分点。
7月10日下午,为期两个月的台州黄岩沙埠镇“青瓷公益文化”系列研学首场活动在沙埠老街开课。40名学生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开启了一场与千年青瓷文化的深度对话。活动现场。黄岩区委宣传部供图沙埠镇以“青瓷文化”闻名遐迩,是唐宋时期浙江青瓷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产品釉色青绿莹润、纹饰精美,兼具越窑与瓯窑的特色。2
7月10日,真视通(002771.SZ)公告称,股东胡小周、陈瑞良、吴岚计划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其中,胡小周拟减持558.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6%;陈瑞良拟减持497.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7%;吴岚拟减持195.42万
7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在沈阳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行座谈,共同出席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开园仪式。王新伟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书记郝鹏,对李彦宏一行表示欢迎。王新伟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强调要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落实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投资收益提升以及绿色转型收效显著,越秀资本(000987.SZ)年内业绩亮眼。7月8日晚间,越秀资本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14.73亿至15.75亿元,同比增长45%至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据港交所网站,近日,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斯坦德7月7日公告,进一步委任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斯坦德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