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33:00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于心系美术的中考生而言,在文化和专业并重的格局之下,无疑要更早地做好未来规划。近年来,作为一所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青岛六中坚持高质量发展,探索着文化与专业双优的“六中路径”,助力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全面发展、个性成才。
随着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青岛六中高三级部的教室里,每一位同学都在争分夺秒,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程复习,力争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双优,最终迈向理想的大学殿堂。期间,学校为高三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文化课教师们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各科知识点,还亲自完成各地最新的高考模拟题,将宝贵的经验和深入的理解融入其中,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专业、贴心的指导。
在艺考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文化和专业并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近年来,青岛六中顺势而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应对艺考新政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校根据美术学子的学情,通过加强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提升艺术专业的培养水平,将教育管理下沉到班级,在日常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开展老师和学生师徒结对,让学生在生涯规划、学科学习、学习方法、心理调适及励志鼓励等多个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
作为一所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青岛六中贯彻文化和专业并重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也强调文化课程的学习。学校拥有正高级、省特级、齐鲁名师、省市级学科专家、德育先进、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近百人,一半以上教师开设过国家、省、市级公开课。百余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教学比赛奖励。雄厚的师资队伍为优质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研专业育人和文化育人,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路径。在青岛六中,文化课采取“五段一体式备考方案”和“九维课堂教学策略”,推行“情境化版块式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美术特色的“强基计划”和“启航计划”,充分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美术生学习的需求。美术专业课则构建独具特色的“基础+拓展+创新”三级课程体系,在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核心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开设雕塑、油画、篆刻、陶艺等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以及美术字、创意设计、立体空间设计、仿生设计等十几门选修课程,将美育融入日常。
目前,青岛六中设自招创意班、普通美术班和中意班,全部实施住宿制和小班化教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与莘莘学子共同书写着学校的精彩故事。青岛六中校长张瑞海说,学校以“学画先学做人”为校魂,以“自尊 自强 求真 求美”为校训,通过以美怡情、以美润德、以美修身、以美健体兴艺、以美促劳、以美致远的育人途径,不仅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更帮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建校60余年,青岛六中育人成果丰硕。学校先后有160余人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600余人被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录取,被天津美院、四川美院、鲁迅美院等知名美院和“211”“985”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更是不计其数。学校被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华东师大、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授为“美术生源基地实验学校”。众多在国内外美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及在全国各大美术类院校任教的校友,都已成为青岛六中学子的宝贵财富。
4月6日(周日)上午,学校将举行校园开放日,届时将由青岛六中老师就专业测试要点和招生政策进行官方权威解答。登录学校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8月22日,作为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的一项重磅活动,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仪式现场,正式发布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其中,云冈研究院推送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云冈范式”成功入选。今年5月,山西省委宣传部全面启动全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
【来源:黄陂教育】8月21日,金色的阳光洒满黄陂区第一初级中学校园。全新的教室内,崭新的课桌椅整齐排列,静待学校首届学生到来。不远处,区直机关幼儿甘露山文旅城园区也全面建成,将用丰富多彩的幼儿一日生活和高品质的幼儿用具迎接首届儿童。黄陂区第一初级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黄陂区新改扩建中小学与幼儿园总
8月19日,由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共靖安县委、靖安县人民政府共同出品、慈文传媒制作的古装微短剧《况青天传奇》在央视频、优酷视频全网首播。这部作品以明代清官况钟为原型,通过创新的艺术表达和鲜活的时代叙事,为廉洁文化建设注入新动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况钟,明代宣德年间
发布聚青就业创业“28条”、出台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0余场……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强化政策赋能、创新招引方式,更好推动产才“双向奔赴”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青年才俊引得进留得住首届“青和力”留学人才嘉年华招聘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的侯麟拖着行李箱奔走于各个招聘企业展位间。
近日,“亲情中华·之江同心|情系游子”——浙江关爱海外侨胞和留学生文化遗产系列直播(温州漆器瓯塑专场)于云端顺利收官。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侨务办公室、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侨音融媒体中心、《浙商》杂志社、浙江省侨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承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活动聚焦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