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1:04:00
4月8日,广东海洋大学举办海水种业科技成果发布会暨硇洲族大黄鱼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会上,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正式成立,未来将重点开展硇洲族大黄鱼全产业链发展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硇洲族大黄鱼全产业关键技术体系。
硇洲族大黄鱼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大黄鱼分为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3个族群,前两大族群均已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3月31日,经历两年的科研攻关,广东海洋大学首批人工繁育的鱼苗完成测产验收,填补了硇洲族大黄鱼种群人工繁育的关键空白。
此前的硇洲族大黄鱼测产验收现场。
“接下来,要让‘海中金条’大黄鱼更好、更快地游出实验室、游向产业深海。”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说。
为进一步推动大黄鱼产业化发展,新成立的硇洲族大黄鱼研究中心将从5个重点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包括资源与育种、健康养殖、保活加工、养殖装备、产业经济等。
攻克人工繁育难题之后,摆在研究团队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探索硇洲族大黄鱼规模化养殖,尽快将人工养殖的大黄鱼端上百姓餐桌。聚焦资源与育种方向,中心将围绕种质资源评估与保护、育种技术创新以及优良品系培育开展各项科研工作。
同时,在健康养殖方向,为了让大黄鱼茁壮成长,中心将持续探索苗种培养与养殖模式,完成病害防控与抗逆性研究,并开展硇洲族大黄鱼营养与饲料相关研究。
硇洲族大黄鱼是现代海洋牧场极具开发价值的适养品种。围绕养殖装备方向,中心将针对大黄鱼人工养殖需求,重点完成网箱优化设计、养殖装备智能化等工作,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
野生硇洲族大黄鱼亲鱼。
作为餐桌上的美味,如何让人工养殖的硇洲族大黄鱼更好吃?聚焦保活加工方向,中心将重点研究硇洲族大黄鱼的保活、超低温速冻、物流保鲜、干燥等技术,开发新的大黄鱼加工产品。
在提高大黄鱼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中心将在产业经济方面重点完成品牌建设与数字化溯源工作。例如,鼓励企业通过产品质量提升、标准化生产等方式加强品牌影响力,研究数字化溯源体系,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产品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
文字:南方+记者 钱明雅 通讯员 陈淦添 梁缘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作者】 钱明雅;张冠军
广东教育头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巩兆恩 上海报道4月23日,上海车展拉开帷幕,在AI技术的托举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功能不断演进,除了汽车产品,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领域走进大众视野,“粤字号”选手不在少数。小鹏汽车新“车模”——小鹏机器人IRON现身展台,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现场碰拳互动展示,与现
纳税人报记者 弓盛舟 实习记者 李志飞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邯郸市肥乡区职教中心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为2025年高考学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一举措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也为地方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
黄河滔滔,奔腾不息,润泽了靖远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靖远,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文旅融合为笔,饱蘸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浓墨,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发展新画卷。文旅融合,不仅是靖远传承历史、展示魅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强大引擎。靖远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
“属于中国的无人机搭载着自研传感器,正在祖国各地腾飞。”历经两年实验,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徐豪怿和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款高精度全国产惯性测量单元,填补了国内相关应用领域空白,为物流无人机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低空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苏州将低空经济作为
4月18日~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三博会”)在东莞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36家企业、近5000名国内外采购商携千亿采购意向参展参会。 本次“三博会”,惠州组织了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