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02:00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日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
这种体长仅十几厘米、形似蚯蚓的小蛇,就是钩盲蛇,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蛇类之一,由于常通过花盆土壤被无意中传播,因此也称为“花盆蛇”。这种特有的传播方式也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分布格局。
钩盲蛇有一门“绝技”叫作孤雌生殖,即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更特别的是,普通动物通常只有两套染色体,而钩盲蛇却有三套完整的染色体。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家堂:我们发现钩盲蛇的基因组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染色体数目变化,钩盲蛇的祖先基因组在大约4100万年前经历了一次快速的物种形成事件,导致了染色体融合的发生。
专家表示,这种特殊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钩盲蛇孤雌生殖能力的重要基础。 传统观点认为,孤雌繁殖物种基因组的有害突变,无法通过两性繁殖过程被发现和清除,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然而,钩盲蛇似乎找到了避免灭绝的“法宝”。此次研究发现,钩盲蛇三套染色体间存在天然兼容性,避免了多套基因“打架”。此外,在钩盲蛇的卵巢细胞中,高度表达着各种DNA修复酶,这些“基因补丁大师”能够及时修补传代过程中DNA的损伤和复制错误,使其后代基因组得以保持健康稳定,不会因长期无性繁殖逐渐“劣化”而被淘汰出局。
该研究成果打破了关于“孤雌生殖动物面临进化困境”的传统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多样化生殖方式的起源,为探索其他类群的染色体演化历史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具体名单: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入选上述名单最年轻者年仅39岁,是来自苏州大学的王殳
新华社深圳8月19日电(记者陈宇轩)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19日发布警情通报称,阮某平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通报称,近日,网传阮某平假冒院士等身份行骗。深圳公安机关经全面深入调查,现初步查明阮某平(男,63岁)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等特殊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假冒特殊身份参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2024年9月,来自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任静带着满腔热血和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的身份来到松桃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近一年来,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工
医保报销、租房合同、就业求职、人际关系等,都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一项调查显示,89.27%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生活类常识课程。 现实中,不少学校推出了法律通识课、理财课、健康素养课等生活类常识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常识,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为未来的
在我的骨子里,中国戏剧一直都是我的第一情结,那是改变不了的事情。从小时起,我就爱看戏,这成了我的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父母帮我养成的。最早去剧院看戏,大约在我三岁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剧场看她演戏。因为我太小了,她就在舞台最靠台前的厚厚的幕布边角安排了一个小椅子,让我坐在上面看舞台上发生的故事,在我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