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化”助力打造宜居郑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24: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对照中心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治理需要,着眼“共建共治共享”,郑州市持续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全要素建设,成立城市管理工作专班,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条块结合、协调联动,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大合力。

围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治理主题,郑州城管工作专班树牢“三标”意识,聚焦内涵式发展,以“春美、夏韵、秋彩、冬暖”活动为主线,纵深推进序化、洁化、绿化、亮化工作,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持续引领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管理向治理、由外表向内涵转变。

序化求新 让出行更安全

日前,在管城区紫宸路上,伴随着路面养护车的作业轰鸣,由旧路面沥青材料现场再生的新沥青材料被摊铺至破损路面,经碾压成形后完成修补,前后仅用不到1个小时。

沥青路面铣刨废料就地热再生,是郑州城管局推广的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热再生相比,炒料温度低10℃以上、摊铺温度低40℃以上,可为道路日常养护病害处置节约可观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今年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持续推进“郑路平”专项工作,围绕车行道坑槽、沉陷、龟裂、烂面、脱皮及窖井沉陷、异响等和人行道道板松动、缺板、沉陷、破损等病害,以小修为主、中修为辅开展排查处置,全年预估将完成道路中小修约50万平方米。

同时,郑州市还将开展专项行动,拆除道路上设置的影响通行、不合理、不规范的隔离墩、充电桩、移动拒马等路障,规范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设置;加强对建成区道路上影响市容和通行的通信铁塔、交接箱等设施排查确权、精准建档,以整合资源、统一标准、规范设置为原则,完成移位拆除、更新修复,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和道路通行质量。

洁化覆盖 让环境更美好

入春以来,以“洁净道路、洁净车辆、洁净设施、洁净河道、洁净绿地、洁净楼院”六大领域为重点,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季城市卫生活动,着力解决卫生死角、管理薄弱区域等问题,累计发现整改环境卫生问题4.2万余个。

在春季城市卫生活动成效基础上,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将持续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加大对出入市口道路、高速公路站点桥区匝道环岛、工地周边卫生保洁力度,实现机扫作业路段全覆盖、保洁时间无空档,全域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以上。

针对清明节、寒衣节等传统节日,郑州市将推广设置户外祭祀炉,方便市民祭祀的同时保持城市环境整洁,避免扬尘、路面污染和消防隐患,让传统习俗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

除保持城市道路清洁之外,郑州市还将进一步提升环卫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新建(提升)城市驿站20座,全市900余家各类驿站融入网格化基层治理,提升智能化水平,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

此外,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提升)公厕20座,新增配备厕纸、全天开放公厕各50座,确保建成区公厕每平方公里不少于4座,现有城市公厕逐步实施适老适儿化改造,符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城市老龄化使用需求。

绿化醉人 让美景可持续

四月,郑州高架月季将如约而至。

郑州市城管局对部分植株老化严重和罹患根瘤病害的花箱,有序在桥下进行救护,待长势稳定后再移置桥上。截至目前,中州大道北三环、中州大道陇海路、西三环陇海路等高架月季累计上桥8250株。

按照“增量、添彩、补差、提质”的要求,根据绿植特性和生长规律,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将抓好道路绿化全周期管理,及时开展行道树和绿篱补植补裁修剪,实施行道树树洞处理、危树治理、深根施肥、预设固定装置以及精细化养护管理。

结合主题公园、文化街区建设实施绿化提升,郑州市将持续开展景观特色道路提升,将道路绿化与街区特色主题有机结合,年内将再打造特色景观道路18条。

亮化提升 让夜景更温暖

自去年7月起,郑州市城管局持续开展了道路照明设施专项排查工作,及时收集市区各处路灯不亮问题,针对发现的113处路灯不亮问题,强化与各责任单位沟通协调,推动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着眼于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等道路照明难点热点问题,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持续开展全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整治提升,进一步深化“郑点亮”行动,提升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运维质量,确保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亮灯率98%以上,支路亮灯率96%以上。

在解决道路照明问题的同时,郑州市还将优化升级城市景观性照明,遵循“以人为本、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美化环境”原则,创新城市照明景观组织方式,协调商业体、写字楼等多方主体同向发力,壮大景观性照明“朋友圈”,在重要节日及重大活动中丰富城市夜景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