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医药报□ 本报记者 李易真 实习记者 曲雪洁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47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5年第10号)》(以下简称《通告》)显示,标示为广州彰彩保健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47批次化妆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广东优亿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优亿美)存在提供虚假信息
消费者或其他相关主体发现虚假宣传行为后,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5”。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窗口递交材料。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官方APP等在线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建议选择以上任意一种方式进行投诉举报,并提供虚假宣传的相关证据,如宣传广告、产品说明
诈骗团伙的诈骗手段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方法:冒充熟人:诈骗者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冒充受害者的亲戚、朋友或同事,以获取信任后借钱或要求汇款。刷单诈骗:诈骗者发布虚假的兼职刷单信息,诱导受害者进行刷单,初期给予小额回报,后期则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或要求受害者支付更多费用。网络贷款诈骗:诈骗者
公然在广告牌上吹嘘校长和总教练是“国家级评审教师”,扬州一校外培训机构涉嫌发布虚假广告被查处。15日,记者从扬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一案例。校外培训机构一直是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扬州市邗江区市场监管局方巷分局近日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开展重点检查,严查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对辖区
张智全据报道,去年以来,AI生成的数字人大量“占领”电商平台,有的靠“图”预售、以次充好,还有的用AI数字人仿冒名人外貌及声音为一些“神药”“神器”背书,短时间内卖出巨额大单。在这背后,一套从肖像、配音,到文案生成的AI数字人带货制作流程充斥网络,带来众多监管难题。从智能推荐、用户画像到内容生成、虚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导致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调解的行为。虚假诉讼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恶意诉讼的便利性恶意诉讼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害,在民事诉讼中难度较大,需要大量提供假证据。而虚假诉讼只要双方
本报讯(记者张博)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称,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
来源:央视△亨特·拜登(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18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发表声明宣布,两名调查前总统拜登之子亨特·拜登逃税行为的国税局员工将成为该部门的高级顾问,帮助财政部推动国税局内部急需的文化改革,进一步加强该机构对收税和客户服务的关注等。(央行记者 刘旭)新闻多看点2024年9月
骗车保是指在 汽车保险中,通过虚假手段或故意制造事故骗取赔偿金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骗车保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虚构事故、夸大损失程度、编造虚假原因等,其目的都是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赔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骗保行为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例如,《刑法》第一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