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30:00
5月22日,据“江西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地依法查处了一批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价格违法案件,有力的维护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价格秩序。为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现公布一批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价格执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4年9月,九江市市场监管局对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小区开展检查发现:当事人与某充电桩公司签订《智能充电站合作协议》协议,约定按1元/度的标准收取电费,按照有关政策,应执行居民合表电价0.62元/度收取电费。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九江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案例二
2024年10月,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场所开展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未在显著位置公示充电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案例三
2025年3月,萍乡市芦溪县市场监管局对某充电设施运营公司开展检查时发现:当事人运营的部分充电设施在2025年1月1日至2月21日期间未实行价费分离并分别标示,仍按4元/小时的标准收取充电费用。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江西省发展改革委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贯彻落实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政策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4〕469号)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萍乡市芦溪县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来源:“江西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5月22日,据“江西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地依法查处了一批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价格违法案件,有力的维护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价格秩序。为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现公布一批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价格执法典型案例。案例一2024年9月,
5月22日2:38,海南海口警方发布警情通报:5月19日,海口“汽车拖猫”意外事件(警方已发布通报)发生后,史某某(男,30岁)看到网上相关视频、图片,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造谣他人“虐猫”,在社交平台上编造传播大量虚假信息并散布当事人个人信息。冉某某(女,25岁)以虚假信息带领他人在公安机关门前呼
近日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榆林市2025食品安全典型案例(第一期)▼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压实主体责任,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榆林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多起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现就其中部分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一:米脂县某调料水产门市部经营过期食品案案件概述:2025年4月1日,米脂县市场监管局在“深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