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4:22:00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博罗再次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全县共接待游客49.1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66.02%。罗浮山景区还发出客流高峰提示,乡村旅游火爆出圈。据悉,该县纳入监测的21个乡村旅游点(包括除罗浮山外的A级景区),“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1.36万人次。
偏远小山村成为户外运动热门地,种田成为一种旅游体验,茶园变身网红打卡景点……今年“五一”假期,乡村人们习以为常的资源,让乡村吸金有了载体,成为崛起的流量担当,让村民致富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
向新求变,向上突破。这是博罗县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注重发掘乡村潜力,激活发展动能,扎实迈向共富的必然结果。
资源变现
生态村变徒步胜地
博罗山清水秀,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是珠三角地区最美的绿洲之一。这是发展的后劲与潜力。但如何将这些资源变现?
游人参与“‘五一’徐田村喊你来劳动”主题活动。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摄
博罗县麻陂镇鸡笼山村和宝溪村是当地“宝藏级”生态村。美丽是它们最大的优势,但是劣势也很明显——麻陂镇最偏远的乡村,曾经一度沦为“空心村”。
近年来,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再到“百千万工程”推进,鸡笼山村、宝溪村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配套不断完善,村民逐渐回流。乡村发展有了起色,但是生态优势和资源近年来并未得到很好转化。为何?归根结底是未能找出合适的路子,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掘。
5月2日,“品宝溪珍酿,探古韵山溪”徒步活动在麻陂镇举行。70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慕“美”而来,徒步穿行于宝溪村和鸡笼山村12公里的山水之间。惠州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陈亮荣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线路设计者。他说:“两村有山有水,民风淳朴,还有古驿道等文化资源,对户外运动者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
正如陈亮荣所说,两个村以山岭相连,以幽静的林道相通,可谓户外徒步胜地。仅今年“五一”期间,就有三拨上规模的队伍前来徒步,小规模、自发成行的小团体就更多了。人员的到来让这里农特产品、农家乐有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鸡笼山村民邓少华和家人经营一家农家乐。他说:“这一两年到鸡笼山徒步的人确实多了,我也是看到人流,才决定在家里办农家乐。”村民邓姨和丈夫在山里生活,除了农耕劳作,还靠养蜂增加收入。今年春天,她家的蜜蜂酿了100多斤蜂蜜。“五一”期间,一拨拨过来徒步的游客将她家春蜜一扫而空。
柏塘镇鹅寨村也是如此。这个高颜值的乡村,从柏塘镇圩镇驾车前往,需要行驶15公里山路、约20分钟车程。鹅寨村也曾因地处偏远,有“养在闺中人不识”的尴尬。这个“五一”假期,游人的到来让这里热热闹闹。与麻陂镇宝溪村、鸡笼山村不同的是,这里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的是民宿。原来,鹅寨村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闲置的老房、民房等资源。在柏塘镇政府指导下,村里确定利用生态和闲置房屋资源打造民宿村的发展思路。如今,这里已汇聚9家高端精品民宿。节假日,珠三角以及周边城市的自驾游人纷纷前来体验民宿,感受这里独特的乡土风情。有了民宿产业的“加持”,鹅寨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连实现从零到20万+、30万+的突破。民宿产业的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大幅提升。
通过资源变现,实现财富与价值的创造,这是博罗县在发掘乡村潜力时的一项有益尝试。
模式重塑
城里人乐当“一日农夫”
如果说让资源变现是活化利用,那么对原有生产方式的重新定义,则是发掘乡村潜力时的点石成金。
干农活在乡村最普遍不过了。受过生活之苦的老一辈村民,甚至会对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有些疲倦。或许,他们做梦也未曾想过,干农活这个曾经的“苦差事”会成为一种增加收入的新方式。
5月1日,在博罗县长宁镇徐田村,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一片欢声笑语。500余名亲子游客齐聚于此,参与“‘五一’徐田村喊你来劳动”主题活动。孩子们跟着家长手持农具翻土、播种,田埂间洋溢着劳动的喜悦。这场以“劳动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农耕体验,不仅让众多孩子沉浸式感受田园生活,更点燃了徐田村“五一”假期农文旅融合的火热氛围。此次活动种植的蔬菜还将由专业团队管护,成熟后将定向邀请参与家庭返村采摘,为下一次的农耕体验做好了铺垫。通过“劳动+旅游+教育”的运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被重新塑造。
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鸡笼山村徒步。
在博罗县湖镇镇黎光村,劳动与增收的概念也被赋予新内涵。在这里,摘果人由农户变成游人,农产品也成了旅游特产。“五一”期间,黎光村的早李成批上市,许多游人自驾前来采摘,体验收获的快乐。果农忙着招呼前来摘果的游人,在乡村旅游中享受发展红利。从自家摘果上市,到游人前往果园体验摘果,“摘果”被重新定义,其变化的不仅是商品价值,更是发展思路的更新与改变。
在黎光村,种植早李是传统,尤其育子科村民小组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早些年,村民都是自己采摘,再运到市场售卖。那时,早李的价格由商贩说了算,价格普遍较低。早李种植户李木兴早前在深圳发展。看到村里早李的价格一直上不去,但在深圳超市的早李售价则比田头收购价贵了好多,他希望能改变现状。于是,他前年回乡,将家中的早李园重新管理,并成立早李专业合作社,和村委一起整合资源,希望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让早李产业有更好的前景。而今,这种模式初见成效。黎光村的早李刚成熟,就有不少游人来抢先体验。自驾游车辆把村里村外带得热热闹闹的,早李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一倍。
对农耕方式和农事方向的重新定义,让经济价值重塑,让乡村发展方式变优,乡村潜力正全面释放,让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新抓手。
多元赋能
山茶跨界“玩转”全产业链
潜力的发掘还在于新模式的尝试和多元形式的探索。
“五一”期间,作为“广东十大茶乡”之一的柏塘镇再次出圈。只是此次并不是因为品茗,而是因茶园之美。小长假中,这里的万亩茶园成为了游人必须打卡的网红点之一,其火爆从假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结束。每天,自驾游车辆络绎不绝,茶园栈道上都是游人撒欢、拍照打卡的身影。接踵而至的人流,让这里的春茶、小吃、饮品等供不应求。山茶以另一种方式带火了柏塘,让村民拓展收入有了新途径。
游人在万亩茶园游玩。博罗县柏塘镇供图
柏塘镇以山茶带旺旅游,同时增加收入的途径还在不断演变。据了解,该镇山茶仅在食用方面就衍生出五花八门的产品,让山茶的经济价值实现多维突破。比如,有用茶与小麦一起酿制的不知春精酿啤酒,有山茶蛋卷、山茶面、山茶话梅、山茶牛肉丸、山茶腊味、山茶月饼,甚至山茶宴等。山茶衍生出不同产品,商业价值在不断提升的同时,茶农收入更有保障。
其实,这样的探索与尝试,还出现在博罗其他农特产品上。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福田菜心,近年来衍生了福田菜心干、福田菜心宴、福田菜心包、福田菜心面、福田菜心月饼等多类产品。通过深加工和产品提优,福田菜心突破仅在冬季鲜销的瓶颈,不断提升品牌和市场竞争力,让产业发展有了广阔发展天地。此外,石坝三黄胡须鸡产业也在谋求新变化,正通过产品的延伸、产业的融合,致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乡村,最大的潜力后劲也在乡村。潜力的发掘,不仅在于发现,更在于行动,找对发力点。博罗县有34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都有各自的发展潜力。接下来,博罗县将深挖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积极实施乡村再造工程,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推动乡村发展实现新突破。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博罗再次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全县共接待游客49.1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66.02%。罗浮山景区还发出客流高峰提示,乡村旅游火爆出圈。据悉,该县纳入监测的21个乡村旅游点(包括除罗浮山外的A级景区),“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1.36万人次。 偏远小山村成为户外运动热门地
编者按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济宁市,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诚信之乡、长寿之乡。近年来,金乡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具有金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大众网济宁特别策划《“镇”兴路上看金乡》,深入挖掘阐释金乡县镇街发展新路径,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形式,展现金乡县镇街
5月4日,笔者从清远市文联获悉,为深化文体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近日,清远市文联联合清远市驻黎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清远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清远市流行音乐协会等众多单位走进英德市黎溪镇中心小学,开展“文艺赋能 助攻未来”主题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乡村教育的支持,也是青年力量在
“五一”假期以来,惠州旅游持续火爆。目前,惠东、大亚湾及博罗等多地发布出行提醒,请广大游客错峰出行,避开拥堵。 5月3日上午10时许,惠州多条高速车流量增大,特别是通往惠东巽寮湾、双月湾海滨景区的广惠东延线,早早迎来高峰,且车流量不断往上攀升。惠州海湾大桥、凌坑互通、巽寮湾高速出口已呈现车多缓
漫画/邓尧□李意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在1916年在《青春》一文中写下的这句话,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从李大钊以生命践行信仰,到当代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的躬身实践,“青春之我”的精神内核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